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冷处理”与“冷暴力”作文

2016-10-27 
“冷处理”与“冷暴力” “我家儿子最近学习越来越不像话,我们母子已经连续两周没有说话了,对于这种孩子就是要

 

“冷处理”与“冷暴力”

 

“我家儿子最近学习越来越不像话,我们母子已经连续两周没有说话了,对于这种孩子就是要采取‘冷处理’” 。

 

“这么长时间?你不会是采取家庭‘冷暴力’吧?”下班路上同事霞愤愤的埋怨不由得让我联想到家庭“冷暴力。”

 

“什么?!母子之间怎么能说是家庭‘冷暴力’呢?再说我也没动他一根手指头,只是不愿理他罢了。”

 

上网搜索“冷暴力”与“冷处理”的区别,吓了一跳:冷暴力,是家长处在一种非理性状态,带有一种惩罚性质;而冷处理,家长处在理性状态。冷暴力对孩子影响很大,对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如果胆子大,会采取与家长对着干;如果孩子胆小怕事,往往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时机一旦成熟,犹如火山爆发。

 

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唠叨”是常用的武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很多时候,这一武器会成为“哑炮”、“臭炮”,关键时刻不但起不到预想的要求,反而会惹得家长生闷气。久而久之,很多家长会不自觉第采取“冷处理”,对犯错的孩子采取“不理睬”惩罚:态度冷漠、爱答不理,让孩子在“发憷”的心理中反思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直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表现出予以改正的决心,此时的家长如果找准时机给孩子一个台阶下,这种“冷处理”的教育方式将取得理想的效果。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不懂得“见好就收”,往往是变本加厉,感到此举可行,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冷处理”惩罚的次数越来越多,“冷”的时间越来越长,不自觉中将“冷处理”转变为“冷暴力”,结果是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只是在“度”的把握上出现了问题。

 

写到这里,很多家长会否认自己对孩子实施“冷暴力”,其实很多时候,家庭对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我们很多时候不会动用“有意识”的冷暴力,可那种“无意识”的冷暴力却无时无刻不存在,因为这种“无意识”对孩子“施暴”的情况是高度隐蔽的。比如时下很多家长打着“关爱”的旗号不许孩子看电视、不许孩子外出,只希望孩子每天宅在家里刻苦学习,从根本上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社交活动。该家长一边奉劝孩子学习,一边把学习说成是一件苦差事(因为他让孩子“刻苦”学习),孩子在矛盾中找不到定位、找不到自我,总感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最后还是比不上别人,久而久之就给自己贴上了“我不如别人”的标签。还有一种“冷暴力”就是家长无意识的,因为自己工作忙或其他原因,根本没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自认为为孩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享受就是一切OK了,这种“冷暴力”是看不见的“家庭内伤”,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最大的财富是精神食粮,青春期孩子尤其重视家长的平等和倾听。我们中国家长比较含蓄,很少开口说爱,多是以“期望”式的方式传达爱意、影响孩子。可我们要保证期望既要适合孩子的发展水平,又要全面关注,不能只看孩子的分数和排名,正如李开复所言“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最重要的是你在学习,你需要的唯一衡量是你的努力程度。”只要孩子成为一名善良的人、正直的人就很优秀了。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冷处理”也是我的杀手锏,只是以后要把握好“冷”的度,稍不留意就会伤至孩子的自尊呢。(于2012.2.14被初一教育彩信采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