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有理,还要有节作文

2016-10-25 
有理,还要有节与野蛮的“棍棒”教育相比,“说服”教育显得文明得多。然而,有的孩子忍不住大呼:“还不如打我一顿
 

有理,还要有节

与野蛮的“棍棒”教育相比,“说服”教育显得文明得多。然而,有的孩子忍不住大呼:“还不如打我一顿呢!‘思想政治课’一上就是一两个小时,真让人受不了!”这“思想政治课”的主讲“老师”是谁?孩子最亲的人——父母呗!

“为什么给你讲这么多道理?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还不是你有错误?你应该……”听!这就是典型的说教腔调。主讲“老师”理直气壮、义正词严、苦口婆心。

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父母,孩子犯了错一旦被他们逮住,一定会对其“深入”地开展批评教育,直批到体无完肤、心服口服。

孩子有了错,家长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及时地改正错误,这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不过,以理服人不能变成长篇说教。长篇说教造成的是孩子“头疼”,而不是“心动”,可能孩子口服心并不服。家长喋喋不休、咄咄逼人,让孩子感觉到的是家长得理不饶人,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点事儿至于如此嘛。

我们要 做讲理的家长,还要做会“讲”理的家长。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长有理,还要有节。

有节制地讲道理,真正收到教育实效,家长应注意哪些呢?

一.对孩子进行教育之前,主讲“老师”要“备课”,即想清楚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重点是什么。虽然不必书写“教案”,但打好腹稿是有必要的。心里有了谈话的提纲,才不容易跑题。

二.对孩子进行教育要就事论事,不“节外生枝”。很多家长喜欢新帐旧账一起算,恨不得从孩子呱呱坠地数落起,结果,教育变成抱怨,重点被海量的说教所湮没。家长发泄了一通怨气,孩子却心中茫然。也有的家长说起来没完没了,孩子的耳朵都起了茧子,心里自然烦。

三.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长不要一言堂,要允许孩子申辩,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聆听”,或许很多话压根就没进他的耳朵,更不用说进到心里。尽量和孩子“谈话”,而不是家长“训话”。在商讨互动中家长了解孩子,提高孩子的认识,达成共识。

四.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控制情绪和时间。家长自己心里先有个预计的时间,和孩子提前约好谈二十分钟或者半个小时。如果孩子正在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不要生硬地打断。谈话的时候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语气和孩子交流。情绪失控的话,伤人伤己。而且,有时情绪失控,以理服人就变成了以“武力”服人,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如果到了约定结束的时间,家长还有一肚子的怨气要发泄,这时要强行结束。再多的话,下次再谈。结束的时候,家长要用简洁的话做总结。强调的重点往往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五.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换位思考,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在指出孩子的错误的同时,也要对孩子提出殷切的期望,给他指明前进的方向,激励孩子不断努力。

有理,也要有节。有爱,更要懂爱的艺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