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优秀作文精选 >

孩子出现作业问题的原因分析作文

2016-10-16 
孩子出现作业问题的原因分析小学低年级一、孩子生理条件的限制丽丽7岁,一般情况下,妈妈都会要求她回到家后
 

孩子出现作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低年级

一、孩子生理条件的限制

丽丽7岁,一般情况下,妈妈都会要求她回到家后先写作业,写完了再吃饭,或者下去玩。丽丽也很想尽快把作业写完,但经常写着写着就跑神了,比如看到题目中让她算“拿一张10元钱,去买2元的蔬菜,4元的水果,还剩下多少钱?”她就想起了妈妈带她逛商场时买东西的场景,于是就跑神了……如果写作业时间太长了,丽丽还会甩甩手,拿个小东西玩一会,但一旦被妈妈看到,就又批评她不认真,边写边玩了。

1.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还非常有限,一般来说,7—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所以,如果孩子需要连续写作业1个小时,中间可能就会出现东张西望,玩小玩具等现象。

2.写字看来简单,但要把一个字写工整,需要手部十几块小肌肉同时动作,互相协作。低年级的孩子,身体发育还不够完善,手部肌肉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果长时间地写字,尤其是文字量大的作业,难免会觉得疲劳,手腕酸痛。

如果孩子经常在写作业的时候叫累,手部酸痛,一方面,家长要注意观察一下,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握笔习惯,会减少对手部的压力。

家长也要允许孩子甩甩手,活动一下手腕,还可以给孩子进行适当的按摩。最根本的,是要在平时加强对孩子的锻炼,让孩子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倒垃圾、叠被子、洗碗等,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

一些小游戏,也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手部小肌肉群,如让女孩串小珠子、做剪纸,男孩练习组装一些精细的模型,做简单的雕刻等。家长不妨试一下。

 

二、从小没有养成好的作业习惯

小飞上二年级了,经常完不成作业,主要是写得太慢。有时家长太忙,顾不上管他,他就用上两三个小时在写,因为作业完不成,还耽误了睡觉。

家长会上,老师委婉地告诉了小飞爸爸:孩子写作业慢,是因为一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小飞的爸爸仔细想了想,的确如此。之前,小飞的作业不多,他写得慢吞吞的,最多也就是一个多小时,不会太耽误事,所以父母不是很在意。有时,老师会要求家长给孩子听写,比如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听写50个字。爸爸一般不会注意时间限制,只要孩子能完成听写任务,就可以了。

我们身边,像小飞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家长不妨也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没有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就培养起好的作业习惯呢,比如在写作业之前先把桌面上无关的东西拿走,准备好相关的书本文具;判断一下作业量,给孩子提出大致的时间要求等等。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作业习惯,家长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

1.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安排一些事情,提高孩子的计划性。比如让孩子安排一家人周末的生活,从几点起床,做什么事情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要做什么准备,给意外情况预留时间等。计划性强的孩子,会较好地判断回家后写作业与其他事情的先后顺序,写作业时也能预计好时间。

2.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比如告诉孩子,写作业可以写半个小时,休息5分钟,但需要在9:00之前完成,如果太晚,就会影响休息和第二天的学习。

3.家长也要多和老师联系,紧密配合老师的要求,在给孩子签字的时候,不妨也记录上孩子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方便老师更好地判断作业完成情况并且直接给孩子一些建议。

4.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起阅读的习惯。一般来说,孩子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对题意的理解能力也就越强,写作业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就会小一些。

影响孩子写作业速度和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解决孩子的作业问题,不能仅仅从作业入手,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计划的锻炼;从多面培养孩子做作业时需要的能力;和老师做好配合,都是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

其他原因及分析

1.知识掌握不牢

孩子如果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或由于其他原因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就会不想写作业或写得很慢,经常不会写就会造成作业恐惧症,最后就不再写。除了督促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外,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功课进行辅导,必要时需要联系老师,共同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顺利完成作业。

2.不良行为习惯

有的孩子从小受家长影响或缺乏正确教育养成做事磨蹭的习惯,不管是吃饭、学习还是玩游戏都慢,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不便,尤其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效率十分重要。家长可以通过不时地提醒督促、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或让孩子参加一些竞技活动等,培养孩子时间意识和竞争意识,加快孩子做事速度,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3.教育方法和家庭环境影响

孩子都有一定的惰性,放学回到家后肯定想先玩再写作业,以致一玩起来就忘记了作业。如果家长不予督促或制止,孩子就会养成不写作业的习惯。孩子在写作业时,如果家长聊天、看电视或听歌,即使把声音调小,照样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响孩子做作业。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一会儿端茶倒水一会儿送上小点心,还不时进屋问问感觉怎么样,这些行为必然会打扰孩子引起孩子聊天和玩耍的欲望。此时家长最好是做家务或者看书,家长专心致志的态度、安静的学习环境及全家学习读书的良好氛围一定会感染孩子。

4.孩子个性不同

并不是所有做作业磨蹭的孩子都是由于爱玩、懒散,除了身体发育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等生理特点外,不同孩子的活动特点不同。有的孩子就是慢热型,看到问题后反应较缓慢,写字也比较慢,但最后作业完成得仍很出色。在小低阶段这个问题并不严重,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及学习任务的加重,慢热型孩子会感到学习压力不断增大,从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家长有必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督促和让孩子参加定时训练或竞技活动,引导孩子提高效率。有一类孩子是动觉学习者,写作业时无意识地玩弄小东西或中间做做运动游戏等,但不影响作业的完成质量,这是他们突出的表现。家长一定要观察孩子个性特点,把这些行为和懒惰贪玩区分开来,不能一味地职责。

还有很多原因导致孩子出现作业问题,如作业难度较大、数量较多,作业太简单、只是机械重复,老师不检查作业,孩子对这一科的学习不感兴趣等等。这些问题在《学习习惯难题》中都有介绍,虽然其中有些语言和办法不一定完全得当,但整体而言,这本书不仅给出案例分析,还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对策,既有原因又有解决方案,也有可操作性,是家长和老师教子育人的一本好书,对我们的教育研究也极具参考价值。

 

写作业能力

通常遇到写作业的问题时,我们常常将问题归结于不良的学习习惯。这固然不错。但是很多时候,孩子的作业问题并不能用“爱不爱”来概括,而只能用“能不能”来描述。有时候,孩子写作业慢,写作业磨蹭,并非自己愿意磨蹭自己愿意慢,而在很大程度上和孩子写作业能力的发展程度有关。

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写作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视知觉和动作协调配合的能力,所有的作业材料都必须透过视觉来做文字的处理,这是材料输入的过程;同时还要有手的动作,这是输出的过程。输入和输出过程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孩子视—动统合能力落后于自己的实际年龄,不足以应付大量的抄写任务,那么做功课的速度就会明显下降,再加上小孩子本身在自我克制方面就比成人要差很多,学习往往凭兴趣,所以做作业时一旦有点别的刺激,就会出现左顾右盼、拖拖拉拉的现象。

因此,一旦当孩子出现上述问题时,父母就应该考虑到孩子在视—动统合方面可能存在着能力的落后,一旦确诊,就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克服学习上的障碍,补救或提升学习能力。在具体的实践和操作上,父母可以多为孩子提供一些提高视动统合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如给插图配色、七巧板、剪纸等,需要发挥手眼协调动作的游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