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华夏赞--清明,本文作者为网友,是一篇高中作文,全文共计12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场蔓延了三天三夜的火光,终于在黎明之际 ,随着暗夜的隐去消散了......空气中仍然凌乱地飘浮着焦灼的灰烬.整座山硬生生地变成了满目苍痍的冢地.介子推母子俩紧紧地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去了.晋文公望着这凄惨的一幕,忽然想起了当年流亡期间,受尽屈辱的自己,各自离散的臣子.以及,为了救饿晕的自己,从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他食用的介子推......往日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而今却......
晋文公紧紧地攥着手中介子推凝结着全部生命所写下的血书,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把定阳改为“介休”,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晋文公看着这棵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虽然清明节的由来让人微有凄凉遗憾之感,但对于后人而言,仍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承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每逢清明,伴着飘渺的春雨,零落的尘泥,人们总是携着三两沉酒,冥钞,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的假洋钱,往生咒,或是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等具有中华古代文化特色的祭品,为先人扫墓,以表达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虽然不免有些伤怀悲离之感,但我国的清明节仍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像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插柳,放风筝......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插柳这个习俗的由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曾以一曲《雨霖铃》而名垂千古的宋代词人柳永,生平仕途坎坷,放荡不羁,常年流连于花街柳巷.由于柳永才华横溢,在当时颇受歌姬的青睐.但最终,却落魄地死在了襄阳.那些歌姬自发集资为他墓葬,并每年清明在坟前插柳纪念.从此,清明插柳便成了世代沿袭的风俗.
清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形式,更是我们炎黄子孙对于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我坚信,在悠悠历史长河之中,华夏文明将永远闪耀着最为璀璨的光芒!
华夏赞--清明 葛嘉雯 12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赞歌、赞颂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zangezan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