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专题 > 关于希望的作文 >

寄托着希望的载体(1300字作文)

2014-08-23 
寄托着希望的载体 飞机寄托着人们飞翔蓝天的希望;轮船寄托着人们远渡重洋的希望;航天飞船寄托着人们翱游

本篇寄托着希望的载体,本文作者为网友,是一篇初中作文,全文共计13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寄托着希望的载体

飞机寄托着人们飞翔蓝天的希望;轮船寄托着人们远渡重洋的希望;航天飞船寄托着人们翱游宇宙的希望;年轻的我们寄托着祖国未来的希望。

—— 题 记

九零后的我们如同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朝气,充满着生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亲爱的毛泽东爷爷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候,好像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虽说这句话并不是对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九零后说的,但是那时的少年已经渐渐老去,他们已使中国这条巨龙崛起在这亚洲的东部,之后便是我们这些九零后将他发展的更加强盛。

我国开国总理周总理曾在幼年时发出这样一句宏伟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知道那时的中国是多么的落后、贫穷,正因为有了那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才使这个落后而贫穷的大国崛起了。

1950年的金秋时节,美国客轮威尔逊总统号抵达香港,船上的中国留学生乘小木船到大陆港湾上岸。一群满腔热情的海外学子踏上了新中国的土地。在留学生中有一个26岁的年轻人,他就是后来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邓稼先先在美国留学的这段时间里,给他最深的感受便是当时旧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之间有

有以想象的差距。这样的差距深深刺伤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为此他改变了原来好动的性格,刻苦读书,不到两年的时间便获得了博士学位。邓稼先的导师见他天资聪颖,又勤奋,想带他去英国深造,可他却婉言谢绝了,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就登上了归国的船。因为他心里牢记自己出国前的话:“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一定回来。”

那些归国的海外学子,大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祖国当时的发展离开不了当时年轻人的努力,正因有了他们,中国才能发展到这地步,才能拥有这样的成就。然而这些当时祖国未来的希望之所以能改变当时的中国,这也离不开当时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重要的。九零后的我们接受的教育是优质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的“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切的一切都培养出了一代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作为祖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应当在年少时认真刻苦学习,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虽说这样说是有点夸张,令人觉得是有点假惺惺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都比以前优越,因此我们更当发奋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虽说一个人的力量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是十分缈小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了,力量也就大了,离目标也就越来越近了。

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已经做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努力,剩下的都全看我们自己了。不为别人,只为我们自己的“母亲”的强盛,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学习。

八九点钟的太阳已经渐渐向上升起了,那份朝气,那份生机,那份希望已不再茫远,而更加的切近。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会使中国更加强盛。

我,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

寄托着希望的载体 蒋瑶 13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希望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xiwang/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