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叱咤风云的布衣天子,本文作者为网友,是一篇高中作文,全文共计17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叱咤风云的布衣天子
——读《易中天品汉代风云人物》有感
一介布衣,无名小卒,提三尺宝剑,崛起于乱世。短短的八年,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成为叱咤风云的开国皇帝,他就是刘邦。当我一口气读完《易中天品汉代风云人物》后,这个从布衣到天子,从小人物到大英雄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我对他的敬意也油然而生,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注定要在史册上留下辉煌业绩的英雄。
刘邦是小时侯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百姓,是被父亲称做“无赖”的人,他又如何担当天子的重任?带着这样的好奇,我走进了那轰轰烈烈的历史。其实我认为刘邦的“平民身份”是对他完成大业的帮助。正是因为他是平民,才深切地了解百姓疾苦,才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这是一个统治者必不可少的精神。当刘邦顺利地攻下秦国,他不急于炫耀自己的胜利果实,而是与秦国的父老约法三章,“天下苦秦久矣”一句话就说进了百姓的心里。不受犒赏,让百姓放心,他就像一个宽厚仁慈的长者,让秦王朝的百姓为他的到来而欢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像刘邦这样得民心的英雄又怎么可能得不到天下呢?
我敬佩刘邦的知人善任,招降纳叛。“功高无二”的韩信可以说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催化剂”,背水一战,十面埋伏,都是他的计谋,可就是这样一位名将一开始是项羽手下的人,这样的人才在项羽的军营里被埋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他决定投奔刘邦,刘邦会任用他,会相信他吗?一个从敌军军营过来的将领,他如何面对呢?刘邦“择吉,斋戒,筑坛,具礼,香汤沐浴”,恭恭敬敬地拜韩信为大将军,把自己的马车给他坐,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把自己的食物给他吃,刚开始我觉得这有失天子的风度,刘邦毕竟是君主,而韩信只是一个不被敌军重用的将领,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如鱼得水,如龙入海,最大地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在最可能反叛成功的时候拒绝背叛刘邦,他的那句“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让我感动,也让我深深地感慨刘邦是一个了不起的统治者,他懂得如何发挥向心力,懂得收买人心,这可能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吧!
可能还有不少人难以理解“好酒与色”的平民刘邦如何战胜西楚霸王项羽,两个人差异那么多,一个流氓如何战胜一个贵族?令人匪夷所思,我认为易中天教授归纳的几点原因正是他们两人性格的真实写照。刘邦志向远大,当他看到秦始皇时发出“大丈夫应如是也”的感慨,攻进关中,不为金银珠宝,美女酒肉所动容,而项羽呢?鼠目寸光的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城无遗类”,妇女儿童无一幸免,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为自己的悲剧结局种下祸根。的确我不敢否认项羽是一个勇士,单枪匹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国家需要的是一个领导者而不是只有“匹夫之勇”的士兵。刘邦自己也认识到“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毕竟张良,萧何,韩信都愿意帮助刘邦,集中所有人的力量才能统治好一个新建的王朝,在这一点上,项羽的确不如刘邦,我们对他只能是深深的惋惜。
书中还有几个细节,刘邦带着家小逃跑时嫌车太慢,竟不惜把自己的孩子扔下车,当项羽用刘邦的父亲和妻子来威胁他时,他也不为之动容,在当代社会,这样的人是残酷无情,遭人唾骂的,也许他不是一个好儿子,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但千万别忽略了他的另一个身份,他是一个领导者,是一个集体的核心。作为一个领导者有时必须狠下心来,宏伟事业不能毁于妇人之仁,虽
然我不支持刘邦的做法,但我可以理解他,很多事情他是做错了,杀了不>
首页12下一页尾页叱咤风云的布衣天子 刘天涯 17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云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