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华夏赞·乡土情,本文作者为网友,是一篇高中作文,全文共计11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每年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这一天,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刻,故也叫“团圆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说起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在唐朝,还有这样一个说法,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上羽夜曲”。
在中秋节,少不了月饼,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而如今,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在吃月饼的同时,人们还喜欢赏月。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不为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远在近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在欢饮度过中秋之夜,而我却喜欢在宁静的夜晚,感受月夜之美。
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华夏赞·乡土情 郦丹雯 12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赞歌、赞颂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zangezan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