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本文作者为卢爱莲,是一篇初中作文,全文共计11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读国耻国威》有感
祖国的60大寿在即,我怀着对祖国的热爱,选了一本爱国情怀的书——《国耻国威》。
我们的祖国是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我爱那锦绣壮丽的山河,因为它风景优美,从无垠的大海到碧绿的草原,我仰望那苍穹,多么美丽啊——祖国多美好。而我读了《国耻国威》后却发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屈辱历史,满腔热血汹涌澎湃,愤怒之情油然而生。
“两军对垒,胜者为王败者冠”。这是常理,但在我国的历史上却出现了一幕“不败而败”的耻辱历史。
这是中法史上的一段史实。
那是1866年,驻在越南的法国殖民者别有用心的组织了一次深入中国的“游历”。暗里是想为日后入侵探路摸底。1883年2月,法国金融资本家茹费里出任总理,他歇斯底里的发誓,建立东方帝国。1883年12月11日,法国军队6000侵略军携200门大炮从越南内河出发,向驻扎越南的中国军发起进攻,正式挑起战争,但由于清军互相猜忌,被迫撤退。山西、北宁、太原等失陷。
越南战场一时失利,吓坏了北京的大臣们,清政府慌忙让李鸿章议和。慈禧太后说:“不得迂延观望,坐失良机”。就这样丧权辱国的《中法简明条约》出笼了,然而清政府的妥协退让并没有满足侵略者的“胃口”。一月后,法军以“巡边”为名,挑起战火。1885年2月23日,法军进攻镇南,结果镇南失守,在中华大地上引起轩然大波。全国人民呼吁让70岁的老将冯子才担任广西提督。可谁知,他的报国壮志引起李鸿章的猜忌,他一怒之下辞职回乡。两广总督张之洞顺乎民意,起用冯子才。3月3日冯子才迎战法军,旗开得胜,以后又连克文渊、源山、长庆府、直取北方。同时,西线也喜传佳音,法军已无立足之地,与此同时,西方帝国主义也慌了手脚,格兰威尔说:“中国胜利会对欧洲人有严重后果。”结果美德日俄纷纷“调停”,李鸿章不耻的说:“谅山已复,告此时乎山与和,和款可无圾,否则兵又连矣。”于是清政府秘密议和。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由于奸臣的卖国,爱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果实被葬送了,打胜了的中国又成了战败国。正像人们评论那样:“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读完这一章,我的心灵受到了打击。爱国的壮志再次燃烧,恨不得撕了那本书,可撕不了那段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那样幸福,但我们的幸福是站在先辈们的尸骨上,正因为他们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同学们请永远记住他们,为中国的发展作贡献,要让他们死的有价值,不要让他们死的冤枉,为新中国努力吧!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卢爱莲 11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buwangguochiz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