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专题 > 关于伞的作文 >

行李箱,小洲和伞(4100字作文)

2014-06-30 
阿杜坐寝室里,等待着一个电话。他感觉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李静了,这种感觉随着这一天的到来越来越

本篇行李箱,小洲和伞,本文作者为莫国辉,是一篇小学生作文,全文共计41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阿杜坐寝室里,等待着一个电话。他感觉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李静了,这种感觉随着这一天的到来越来越强烈,连他自己都颇为惊讶。他已经穿戴完毕,白色板鞋,纯色涂层直筒牛仔裤,针织套头衫,他决定把新买的那件卫衣也套上去,卫衣的颜色跟套头衫的颜色很搭,虽然这两天天气开始暖和了,套上去可能有点热。他对着镜子从头到脚审视了一遍,不错,但是总觉得遗漏了些什么。遗漏了什么呢?他的脑袋已经被一部分跟李静见面的场景所占据,这使他费了好大一阵工夫才想起来,忘了刮胡子。他摸着自己毛扎扎的胡子,轻手轻脚地走到自己的床位前,拉开抽屉找剃须刀。另外三个室友都还在熟睡之中,他们醒来的时候大概会是午饭时间再过一点,但是他们并不担心午饭问题,他们只须按下一串号码,不消半个小时,外卖就会送到寝室门口。如果不是今天有约,此刻阿杜也应在沉睡之中。

其实阿杜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才见过了李静,而且他们还一起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午后。二月中旬的时候,正值倒春寒,台山连续下了几场雨,阿杜在家里闷坏了,于是想找个朋友出来解解闷,他马上想到了李静。

李静是阿杜的老朋友了。他们初中就认识,那时候李静的班就在阿杜的班旁边,高中两人也在同一所学校。大学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但是他们就读的学校都在广州。九年都保持着联系的朋友,毕竟不多。两个人的关系能维持这么久,是因为他们都是非常随和的人,这是阿杜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阿杜心里对李静也有那么点意思,她虽然算不漂亮,嘴唇太厚,但是很朴素,文静,善良。这些性格都是阿杜所喜欢的。但是阿杜觉得还不是时候,或许他还要多享受一段时间的自由生活,或许他希望碰到一个更好的,总之,他想,到了对爱情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就去找她,那时候她将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阿杜对自己的结论沾沾自喜,因为一通电话过去后,李静果然答应了他。那天的天气并不怎么好,天空灰蒙蒙的,说不定走出家门口就会下起雨来。但阿杜没带伞,他从家门口到他们见面的那个车站是不需要雨伞的,他将会一直坐在车里。李静会带伞的,她是女孩子,他想。一把伞更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他想。

李静也忘了带伞。天果然下起了雨,牛毛细雨,阿杜只是在过马路的时候觉得有点狼狈,他们多在有屋顶的地方,这点雨并没有败坏他们的兴致。他们去吃拉面,逛书店,喝冷饮,最后李静陪阿杜去买了一个行李箱。阿杜的行李箱用了三年了,箱子的底座板已完全脱落,拉杆也坏掉了,不能再用了。

他们来到步行街附近的一间杂货店,阿杜随便挑了一个,问店主多少钱。他要了解一下行李箱的价格,毕竟现在的境况不同三年前了,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他隐约记得他三年前买的那个行李箱才花了六十多块,一口价。

那个又胖又矮的老女人店主望了一眼阿杜指的那个行李箱,说一百二十块。阿杜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撇撇嘴,他对这个价格并不满意。“这个呢?”“一百四十五。”“这个呢?”“一百三十。”阿杜对李静笑了笑说:“价格都差不多。”李静说:“我觉得可以便宜些。我们先挑一个喜欢的再跟讨论价钱吧。”

阿杜每次回家都要带一大堆东西,他要买一个足够大,底座板结实,拉杆粗大不容易断的行李箱。阿杜左看右看,不知挑哪一个好。李静一个个地提在手上掂量,检查拉链、拉杆、密码锁、提手。店主看出来她碰到了真正的对手了,她拿出一根大钥匙,扯开嗓门说:“你们瞧,咔咔响的就是铁的拉杆。叮叮响响的就是钢的拉杆。”于是她分别找了一个铁拉杆和钢拉杆的箱子使劲敲打起来。然后,她又提出一个箱子,说:“这个箱子……提手都是钢条制造的……拉,多么用力地拉,都不烂。”她边说边用一个膝盖顶住箱体,双手握住了提手,用力一拉扯,好像这个箱子不是她的一样。

李静默不作声。然后,她问阿杜:“你喜欢哪一种?”阿杜说:“不知道,再看看。”于是李静一个一个地翻看,十足一个验货员。阿杜也模仿着她看起来十分专业的动作。阿杜仅仅限于虚空的模仿而已,他并没有从模仿中得知行李箱的质量。他感觉到他们俩在检查一个箱子的时候,他们的脑袋几乎靠在了一起,他很清晰地闻到了她的发香,令人温暖的发香。他恍恍惚惚感觉到,在老女人眼中他们是恩爱的一对,他是个大大咧咧的懒虫,而她是个体贴精明,事事操心的贤内助。

阿杜说:“这个吧。”阿杜指了指刚才老女人蹂躏过的那个箱子。

这时候他听见李静对店主说:“便宜一点,怎么样?”

那个老女人停下手中的伙计,看着李静问:“你想要多少?”她的语气带着一丝高深莫测的意味,让人拿不定主意。

“九十。”李静不卑不亢地说。阿杜吓了一跳,他认为自己顶多敢出一百。

“靓女,九十块拿货价都不够,这样卖我要亏大啦。一百一十吧,开市价。”

“你不愿意的话,我们先到别处去看看了。”

“靓女别走,九十五。低得不能再低了。”

李静又在他们选定了的那个行李箱中钻研了起来。她拉开拉杆,摇了一下,对店主说:“这个太松了,能给我们换一个吗?”……

现在想起那温馨的一幕,阿杜不由得咧嘴笑了。他想,她以后也许会是个不错的女人。他们约好中午十二点见面,阿杜叫她差不多到站的时候给她发个信息。如无意外,她现在已经在地铁上了。

他看了一下表,在书桌前坐了下来,看着黑色的电脑屏幕,犹豫着要不要启动它,然后玩几局纸牌。但是当他的目光落到了桌子旁边一大堆纸团和零食袋之后,他捻灭了刚才的念头。他决定可以趁此机会收拾一下这些垃圾,否则的话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他才有心情去收拾了。他打了个哈欠,弯下腰在柜子里找装垃圾的黑胶袋。

阿杜还没来得及把所有的空饭盒装好,李静就来信息了。他松了一口气似的,放下黑胶袋,背着书包离开了这个充斥着脚丫味和饭菜余香的寝室。

他今天带了伞,因为天气预报说这两天有阵雨,何况他们游玩的地方是在室外了。那是在阿杜他们学校附近的一个地方,叫小洲村。这个地方阿杜已经跟同学们去过好多次了。

他是在去往地铁口的路上碰到李静的,她微笑着朝他走来。她斜跨着一个棕红色的小包,穿着很普通的休闲裤,帆布鞋。这让阿杜有些惊诧,阿杜昨天告诉过她他向室友借了相机。他原以为她会为此特意穿漂亮一些。阿杜现在觉得心里更喜欢她的朴实了,认识她这么多年了,她真是一点也没变。

“你比我还快呀。”阿杜说着迎了上去。

“我差点就向反方向去啦。这儿的路太难认了。我真是个路痴。”

“你忘了我跟你说过了吗?我第一天来这里上学还迷路了呢。”

她开心地笑了起来。阿杜看着她手中的伞说:“你这伞拿着多麻烦,放在我书包里吧。”有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她回去的时候很可能忘记了拿回自己的伞。

他扭转身,把背包移到李静面前,让她自己放进去,然后带着她到北区饭堂吃饭。

他们吃了拉面,喝了果汁,聊了一些关于实习、工作的东西。李静说她正在一家外企跑跟单,忙得要命,她希望实习完后公司能留下她。李静问阿杜有没有找实习,阿杜支吾了一下,说他知道有个直系师兄在一家杂志做文字编辑,他或许可以找他申请一份实习。他强调他并不着急。“你真是淡定。”李静赞赏说。

吃完饭后,他们慢悠悠地走到学校旁边的西五路站。过了一会儿,一辆喷吐着狼烟的旧大巴开了过来,两人被人流冲进了车门。李静大概被哪个家伙踩了一下脚,轻轻啊了一声。阿杜扭转头,看见李静皱了皱眉头,脸上呈现出轻微的痛苦和厌恶。他们在车厢里找了一个空隙站定,阿杜对李静说:“小洲村很近的,大概五六分钟就到了。”李静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车厢里闷得像个炉子,没人愿意说话。阿杜望向窗外,看着车经过中心商业区,驶过一道石拱桥,然后穿行在郊野里。一会儿,前面出现了一个垃圾堆以及一排水果摊。阿杜说:“到啦。”

两人下了车,天空灰蒙蒙的,太阳躲在混沌的云雾之后。旁边不时有轰隆隆的卡车和大巴驶过。烟尘涨天。阿杜用手掩着鼻子和嘴,他抱歉地对李静说:“我们要走一段路才到达小洲村。五分钟。”李静点点头。卡车经过的时候,她也用手捂着鼻子和嘴巴。

拐过一道桥,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正开发得如火如荼的城中村。这还不是小洲村,是他们要走的五分钟之内的路程。很显然,是作为旅游景点、艺术家集聚地的小洲村带动了附近一带的发展。李静惊叹说:“呀,怎么全是音乐、美术的培训班啊。”这连阿杜都觉得吃惊,上个学期,他来这儿的时候,这街道两边还没有这么多关于艺术培训的广告牌。阿杜丝毫没有感觉到这一年里他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可这里已经发生了一系列惊人的改变了。他附和李静说:“是呀,居然连英语培训都有。”

身边不时有大巴或者卡车呼啸而过,带起一阵阵尘烟。阿杜很细心地走到李静和车道之间。每当听到机车的轰鸣传到身后时,李静就抓着阿杜的手臂向自己的方向拉,并说:“小心。”

进入了小洲村景区之后,没有被车撞的危险,李静没有再抓阿杜的手臂。但是阿杜觉得他应该抓李静的手臂。他确实这样做了。而且他想起上个学期一次李静到他们学校坐包车的时候,阿杜送她上车前也这样抓着她的手臂,而她没有拒绝他。

小洲村号称是全广州市保存得最完整的古村落。亲自来到此地的人才会发现,这里建满了密密匝匝的居民楼房,好像码在一起的一堆麻将。只有少量的老民居、水井、祠堂被留了下来。倒是很多像阿杜这么大的年轻人在这里开设的供游人免费观赏的手工创作室给小洲村带来了别样的艺术风情。

阿杜掏出相机,递给李静。李静说:“我不太会拍,你拍吧。”阿杜于是拿着相机,但是他不知道该拍点什么,因为这儿的景致都让他提不起兴趣来了。何况,他这个卡片机也拍不出什么漂亮的风景。他看见旁边经过的人都是扛着长枪大炮,他觉得那些单反无论是拍什么都能拍出特别的味道来。

阿杜很早起了买一台单反来学习摄影的念头,他觉得自己以后很可能去报社混。他本想找份家教或者别的兼职来挣取买单反的钱,然而这个想法还一直没有实施。

还有很多人用名贵的手机来拍照,这也让阿杜觉得他们很酷。

这一切都是无所谓的,阿杜知道自己的卡片机还有很重大的作用。当他们进去一个祠堂看画展的时候,阿杜对李静说:“我们合个影吧?”“好啊。在哪里?”“找一幅画做背景。”“你找吧?”“你喜欢,我随便的。”阿杜说得很诚恳。于是李静就走到了最近的一幅现代派油画前面,她说:“就这吧。”

阿杜逮住一个从他们旁边经过的女生,请求她为他们拍一张照片。那个女生在相机后面连续要求他们站得靠近一点。

照片里的阿杜把手搭在了李静的肩膀上。

阿杜凭着他的记忆将李静带到了所有的观光点。他的手间间断断地抓着李静的胳膊,除了手,他们身体的其他地方没有任何的接触。李静一直安静而且仔细地观赏每一个景点里的每一件事物,尤其在工作室或者精品店那些精美的小玩意儿上。他的目光总是落在她的手触及的地方。

在一个旧家具展厅,李静拿着一把仿古铜镜把玩了很久。阿杜摸着紫红色的镜框说:“很美哦。”李静突然对阿杜说:“呀,你的手好白。”“是么?”阿杜将手面放到李静的手边,两条粉藕似的手臂并在一块,阿杜说:“都差不多呀。”他的内心闪过一丝冲动,但是他很快把手放回自己的大腿边。

突然阿杜萌生了一个念头,他对李静说:“不如我们对着镜子拍个合照。”于是他站到李静背后,举起相机拍了一张。他打开相机的相册,李静也把头探过来,他们发现只拍到了镜面的污迹,一束强烈的白光把他们的脸都遮住了。阿杜说:“再来一张吧。”他摆弄了一下相机,自信满满地站到李静后面,此时他想这张照片可以象征他们的开始,以后可以拿给朋友看。

打开相册后,他们发现还是有一束白光搁在他们脸上。李静说:“算了。”阿杜低低地嗯了一声,然后他们走到隔壁房间去看木雕。木雕很漂亮。

天色跟他们来的时候差不多,李静说她要回去了,给一个回家的室友办银行卡,阿杜陪李静等车的时候,一直抓着她的手臂,汽车驶来的时候,他紧了紧她的手臂,说:“下次再来玩呀,我将照片压缩了发到你的电子邮箱。”他的语气十分急促。

李静上了汽车之后,阿杜发现她的伞真的忘在了他的书包里。他觉得这是一种命运的温暖的暗示。他觉得刚才就算抓住她的手(是手掌,而不是手臂),她也不会表示反抗。但是他想,他们已经近十年的老朋友了,一子不慎,满盘皆输。

回到寝室之后,他的室友们业已醒来,正穿着短裤盘腿坐在椅子上玩网络游戏。他把照片给他们看了。借相机给阿杜的那个男室友边吐着烟圈边说:“不错的女孩子,很朴素。抓紧吧。再过两个月你就成双失青年了。”

这句话好像给阿杜打了一剂强心剂。他准备下一次把雨伞还给她的时候就向她表白。剩下要做的就是定一个还伞的日子了。阿杜把李静的伞拿出来,摩挲了一会儿,放在桌面上,跟自己的伞放在一块。他盯着它看了几眼,又将它收好在衣柜底层,宿舍这几个家伙经常擅自拿走他的伞。然后,他发了给信息给李静,问她她什么时候有空,他要把伞还她,他可以去他们学校找她。

李静回信息说这些天她要复习雅思,她想出国留学。李静和阿杜的家乡都是台山,台山素有侨乡之称,台山人出国是家常便饭。但是阿杜记得她对他说过她不会出国。

阿杜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了。他拨通了李静的电话。

“什么事呢,你知道我正忙着给室友办卡。”她的声音很小,阿杜可以想象得出她正把电话夹在脸和肩膀之间。

“你什么时候打算出国的?”

“大概,过一年吧。”显然,她将他的话听成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国”。

他沉默了一下,他知道她正等着他说点什么。

“对于你出国的事,”他说,“我觉得不太好。”

“为什么?”

“你不觉得,”他走到楼梯间的一个平台上,说,“你不觉得,我们在一起挺好的么?”

电话那头传来了啊的一声。

“那你以为我跟每个女生出去玩都这样抓着他的手啊。”他有点沾沾自得起来。

“其实我很不喜欢这样。”

他的脸突然一片绯红,但是好像要刻意完成一个故事似的,他带着朋友间亲昵的埋怨口气说:“你又不早说。如果今天你不说出来,我还真不知道呢。”

话筒那边传来了吵杂的人声,以及笔尖在纸上划动发出的沙沙声。作为一个近十年的老朋友,他必须给这段情节做一个完整的结尾:“我真不知道呢,我真还以为你是愿意的。你把自己埋藏得很深。也许女孩都这样。不是吗?”

“但是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想太多了?”

“有的。我自己也会琢磨。所以我不太确定。是很不确定。我一直想知道你究竟在想些什么。”

“我什么也不想。”

“嗯。我是说我以前的状态。没什么啦,如果你不是说你要出国,我也不敢说这些。对了,你雅思什么时候考?”

傍晚的时候,熟睡的阿杜被室友的大嗓门吵醒:“……谁有?三把,给他们送过去。他妈的居然下起了大雨。”阿杜听见了窗外的雨声,他从蚊帐里探出头来。他自己的伞正在室友手中,他感觉眼睛有些眼屎,但是他并不打算揉掉它们。“还有吗?雨伞!大懒汉?”室友冲他大喊。“衣柜底层有一把。顺便帮我叫份外卖吧,我困得要命,老兄求你了。”

2011,4,5

行李箱,小洲和伞 莫国辉 59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伞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san/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