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闪光的生命在于奉献---读《在生命弥留之际》有感,本文作者为网友,是一篇高中作文,全文共计15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这里没有死亡的阴影,没有剧痛下的惶恐;只有坚定的信念,只有为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当法国爱国者伊瓦里斯特和美国动物学家施密特献出他们的生命之后,给人们留下的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六十条数学方程式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读了《在生命弥留之际》又一次深深的感到:闪光的生命在于奉献,只有生命的每一刻都在奋斗,都在为人类造福,都贯穿着舍身取义的精神,人的生命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一个人在生命弥留之际的所作所为,正是他全部思想的凝集和闪现。年轻的伊瓦里斯特用六十条数学方程式向死神挑战,证明了他是一个伟
大的数学家。施密特强忍毒蛇咬伤的剧痛,记下了当时的感受,为后人对此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在他病重之时没有安心休养,而是坚持着写完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可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其实,不只是在生命弥留之际,生命的每一刻都应当奋斗,应当有献身事业的精神。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是在每天只睡三个小时的情况下
坚持研究工作,并为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鲁迅先生一生为人类写了大量的文章。他以笔为战斗武器,去唤醒民众;以犀利的语句,有力的抨击当时黑暗的现实。他生命的每一刻都凝聚着奋斗的血汗。所有的辛酸与泪水,凝结成一句话:不懈地努力继续、向前迈进。才发现,破茧成碟是生命中最绚丽的美丽。
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
背阳的脸,爬行着深深地皱纹,折叠着许多沧桑的故事,潜藏在阳光照耀不到的阴影中。看到世人坎坷的一生,道不尽的万语千言,想说的实在有太多太多。万事沧桑的背后,确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自己”,沉默地努力着,像一只只蜗牛一样,努力地、不懈地向前爬着,向着自几的目标努力前进。
所有的沉默高悬在时间之上,挂在自己的嘴角。从瞌睡中抬起头来,松垮的眼皮撑开,那有点浑浊的眼睛如两口深邃的水井,干涸了,再也岌不出半桶水意。但是眼神中依然充满期待,因为相信希望还在。日子像一片片的落叶飘零,满地枯黄的落叶啊,却没人读懂那风中悠渺远去的信息。看着如蚯蚓般爬游的静脉的手背如褶皱的皮肤,一下子,自己好像苍老了许多。我无怨,这些是自己努力的见证和标志,虽然这些也是为理想而付出的代价,但是我无悔。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们,他们在生命弥留之际的所作所为给人们以崭新的启示。勇斗歹徒的曹振贤烈士被扎伤后没有顾及个人生命,而是继续向歹徒追去,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发出了年轻的最后闪光。普通的煤厂工人赵春娥,她的工作可谓是极平凡的。当人们茶余饭后谈论伟人名士之时,何曾想起过她?但她风里来雨里去,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她多像那小小的蜡烛,燃烧自己为人类发出了光和热。正是无数个这样平凡的人,用他们的辛勤和劳动,编织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现在,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需要像伊瓦里斯特和施密特那样一生为事业、为人类造福的建设者。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为事业奋斗、勤于奉献的人,我们的事业才会有蓬勃的生机,才会不断发展。让我们都来作春蚕,作蜡烛。
含有泪水的美丽的故事,折射出人间美好的情愫。背上的脚印,有多少都可以忘记,勤奋的努力只有一次也忘不了。有了执着,什么奇迹都能发生,风往哪边吹,清风微拂着江面,思绪飘回从前。有甘甜,有辛酸,妙趣横生。给予我心灵以冲击的,是一种感动。
起身,帽子的宽沿被河风吹起,悄悄摁住心中的感动,任清风吹拂我的脸颊。
闪光的生命在于奉献---读《在生命弥留之际》有感 缪鑫瑜 15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奉献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fengs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