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专题 > 关于梦的作文 >

叹《红楼梦》(1300字作文)

2014-06-22 
叹《红楼梦》溧阳南渡高级中学高一(1)班朱文文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缠

本篇叹《红楼梦》,本文作者为网友,是一篇高中作文,全文共计1300字,作文仅供学习交流,严禁抄袭。

叹《红楼梦》

溧阳南渡高级中学

高一(1)班

朱文文

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缠绵,革命家看排满,流言家看宫闱秘闻。”王维先生说:“它自成一个宇宙,一个世界,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这就是《红楼梦》,看似简单却又很复杂,透过它,我可以看到很多东西:万象的社会,百态的官场,豪华的工艺建筑…….

初看时,只会图个新鲜,觉得很好玩,后来,渐渐喜欢上了它,原先觉得乏味的诗文,现在愈读愈觉得好。每每品读其诗文,都不由得会称赞好几分。

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最突出的就是他成功得塑造了一大批的人物形象。作者在注重刻画人物主要性格的同时,又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比如他在写贾宝玉时,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揭示这个人,林黛玉初识贾宝玉,也是通过他人的口述,于是,贾宝玉在她眼里就成了一个“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在这本书中,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再谈谈那林黛玉,她总是一副忧郁的样子,而且多愁善感。林黛玉很喜欢竹子,这也正好象征她一尘不染,宁折不屈的高尚节操。林黛玉深得贾母的喜爱,但她仍是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总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本书中,另一个点睛之笔就是曹雪芹在提笔时,善于虚实结合,介绍人物时有详有略,就比如王熙凤,作者对她的描写就是详写,而且刚出场时,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读者一下子就记住了王熙凤这个人。她这个人很漂亮,待人好,但是城府很深,她性格爽朗,世称“凤辣子”,她很爱钱,为了钱她竟然害死了尤二姐,可见她的毒蝎心肠。所以李纨评价她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天下人都被算计去”。总之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她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

服饰是人的身份、性格、风度、处境的表现与标志。曹雪芹在书中很是重视其人物的衣饰描写。尤其是在写王熙凤时甚是详细,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于是,林黛玉叹道:“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自然,作为荣府管家奶奶的她,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的是荣府,理应着盛装,穿丽服。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同时也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如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换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就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万艳同杯”的酒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还真是有趣至极。

《红楼梦》的确是本好书。

叹《红楼梦》 朱文文 1300字

读书人作文频道期待您的投稿,http://www.reader8.net/zuowen/ 更多梦相关的作文请访问并收藏我们的专题页面:http://www.reader8.net/zuowen/meng/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