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读(观)后感 >

读《奋斗的足迹》有感

2012-08-22 
主题征文读《奋斗的足迹》有感作者:瑞昌市第四中学七(1)班徐榕利指导教师刘初芳(4239395)我轻轻合上《奋斗的足迹》这本书,不禁心潮澎湃,先辈们为新中国所做的贡献。一

主题征文   读《奋斗的足迹》有感

作者:瑞昌市第四中学  七(1)班  徐榕利   指导教师  刘初芳(4239395)

我轻轻合上《奋斗的足迹》这本书,不禁心潮澎湃,先辈们为新中国所做的贡献。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红军的故事家喻户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那是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部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受敌军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这时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已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多么令人感动,这感人的事迹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我相信,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永不褪色。

1935年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强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然后继续北上,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后,强渡天险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在1936年10月终于胜利地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历史壮举。种种例子举不胜举,中国共产党这几十年来,可以说是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轰轰烈烈,悲悲壮壮,生离死别。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与强大的敌人做斗争,他们的无私奉献,以至于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挽救中国,为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而奋斗。

终于,革命先辈的牺牲得到了回报。经过了无数的黑夜,中国迎来了盼望已久的黎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从此,中国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子弹、东方红1号、神舟五号……走向了繁荣富强。如今科技更为发达:小轿车、电脑、小洋楼……一样样都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些都是祖国发展一步步脚印—奋斗的足迹……

通过学习《奋斗的足迹》这本书,我了解了那些伟大战士的丰功伟绩。此时此刻,我觉得祖国未来的建设重担落在我们21世纪青少年肩上,身为21世纪的新主人,我会头顶着希望、怀揣着梦想,现在好好学习,向着心中的理想而奋斗,长大为社会的建设献上一份力。而我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战士的丰功伟绩,将他们铭记于心。

读《奋斗的足迹》有感.doc
  标签:心潮澎湃 永不褪色 丰功伟绩 铭记于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