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来之不易的新中国 读<<奋斗的足迹>>后感
来之不易的新中国——读《奋斗的足迹》后感作者:寻乌二中初二(11)班刘苗丹指导教师:赵友军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二时许,天安门广场人海人山,万头攒动,彩旗飘飘。来自
来之不易的新中国
——读《奋斗的足迹》后感
作者:寻乌二中 初二(11)班刘苗丹 指导教师:赵友军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二时许,天安门广场人海人山,万头攒动,彩旗飘飘。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人民大众,海内外记者,人民解放军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等待着……
三点零五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用独有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此时此刻,礼炮齐鸣,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地升入蓝天,中华民族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近一百年来饱受屈辱的历史,从此不再上演。而结束这一时代的伟大巨人——就是光明的中国共产党。
摆在我案前的这本《奋斗的足迹》,似乎正等待着它的主人去解读。翻开它身上沧桑的足迹,我沉思着,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如果不是它告诉我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年幼的我又怎会知道,这新中国的诞生是如此的不易。毛泽东这位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的缔造者,在他年幼时就看不惯这不公平的世界,敢于向不公平的世道抗争。他从事中国革命后,在时代的洪流中操戈沉浮、披荆斩棘、力挽狂澜,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与天公试比高”。李大钊,这位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白色恐怖势力的笼罩下,艰难而又坚定地从事着革命。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激励着后继之人。瞿秋白,这位多才多艺,潇洒倜傥的热血青年,二十三岁就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早期共产党员。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有一位漂亮的妻子。可是他弃小家而顾国家,为了新中国的到来抛头颅、洒热血。1935年在福建武平不幸被捕,后牺牲于长汀。死前他奋笔疾书,在牢狱的土墙上写下:“夕阳阴天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后,饮弹喋血,从容就义。他的绝言在我的胸腔冲激、回响。在党奋斗的足迹中还有为党为国呕心沥血“同室探戈”的周恩来,“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的朱德,有在赣南梅山写下“旌旗十万斩阎罗”的陈毅,有“放眼高歌气吐虹”的叶剑英,还有生命不再,精神永存的左权、有“满天风雪满天花,革命何须怕断头”的浩然正气的叶挺。赵一曼、杨靖宇、刘胡兰……等革命先辈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写下了一个个清晰的脚印。
《奋斗的足迹》静静地摆在我的案前,我继续翻看着它身上发生的故事,不平静的心逐渐澎湃起来……
从嘉兴南湖一不起眼的小船中,悄悄播下中国革命的火种,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经6个春秋之后,随着八一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人民军队,有了推翻中国“三座大山”的革命武装。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点燃了工农革命的火炬,开辟了井岗山红色根据地。在井岗山革命斗争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琼崖、左右江、南岭、闽西、陕北等根据地,从南到北革命的足迹迅速遍布全国。红色根据地雨后春笋般的建立,一时间吓坏了国内反动军阀。国民党头子蒋介石为了扑灭革命火种,对红军实施了一次比一次更残酷,更疯狂的“五次围剿”。革命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由于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最终以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失利而告终。红军被迫进行了举世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在冰冻的雪山,在步步陷阱的草地,红军战士一个个长眠在此。夹金山的风雪见证红军的悲壮,沼泽地的荒原见证红军的英勇。蓝天静默,大地静默,而我的心却陡然升腾起阵阵的震撼!新中国的今天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
我继续翻阅着《奋斗的足迹》,内心难以平静。我明白了,我之所以能够生活在这和平安宁的中国,享受党的阳光雨露,是因为先烈们用躯体铺就了和平的环境。今天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珍爱今天幸福的时光?翻开新生后的中国,我浏览着,阅读着,新中国的建设原来也一样并非一帆风顺,在和平的年代里也一样风雨飘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苏联逼债,大闹钢铁,“文革十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一页页的历史翻过,新生的中国在风浪里博斗,在风浪中前进。坚强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倒下。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洋房、汽车这些几十代人梦寐以求的奢侈品,如今成了寻常百姓人家的日用品。伟大的中国莺歌燕舞,山河锦绣。
我合上《奋斗的足迹》,郑重地把它摆放在书桌。我的内心似乎略感宁静,因为新中国在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及革命人民的奋斗之下,没有垮下,而是更加坚固地矗立于世界东方。我作为一名新中国新时代的中国少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建设祖国,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因为我明白了,我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是因为有来之不易的新中国。
标签:先辈的足迹 光明的党 珍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