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读(观)后感 >

读《几块银元巧脱身》有感

2012-07-10 
今天,我在书中读到了一则故事。是关于毛泽东主席用巧妙的方法在敌人的手里脱身的。故事是这样的: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安源工人俱乐部主任

今天,我在书中读到了一则故事。是关于毛泽东主席用巧妙的方法在敌人的手里脱身的。

故事是这样的: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安源工人俱乐部主任易子义的陪同下,从安源出发赴铜鼓领导秋收起义。

为避敌耳目,毛泽东化名为安源煤矿的采购员张先生。一行三人昼夜兼程,一天黄昏到达了浏阳张家坊。毛泽东的脚因为不停地赶路而打出了很多水泡,每走一步都疼痛难忍。于是,大家决定在这里住一晚。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三人正打算吃完早饭就赶路时,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随之有人大声喊叫:“开门!快点开门……”

原来是一伙挨户团挨家挨户敲门查人、抓人来了!难道是敌人闻到了气味,听到了风声,冲着自己来的吗?易子义非常紧张,脸色变得惨白。毛泽东却一边系着草鞋带,一边平静地说:“不要慌张,照常吃饭,由我来答话。”

    “砰”地一声,门被撞开了,几个团丁端着梭镖走进来。打头的那个恶声恶气地盘问道:“干什么的?拿证件出来看。”

    “我们是安源的采购员。”毛泽东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证明信。

    “采购什么?到哪里去?”他又恶狠狠地问。

    “到万载去买夏布,到铜鼓去买茶油。”毛泽东对答如流。

    见实在问不出什么,团丁们便递还证明信,走出去了。

     三人刚松了一口气,突然又返回来两个团丁,说:“我们的头儿说了,叫你们到团防局走一趟。”

     屋子里立即死一般沉寂,似乎能听得见人怦怦的心跳声。毛泽东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硬顶,就示意大家还是走一趟,到时再想办法。

      三人被团丁们押着向团防局走去。毛泽东由于脚疼走不快,潘心源和易子义便有意加快步伐,一行人被拉成前后两节,只剩下一个矮个子团丁押着毛泽东慢慢地走在后面。

毛泽东边走边想:如果到团防局去,肯定要露出破绽,必须设法趁早逃脱。他用手碰了碰衣袋里的十几块银元,顿时脑子里闪过一计。

毛泽东掏出几块银元,小声对矮个子团丁说:“老总,这里有点小意思给兄弟们打点酒喝。”团丁心领神会,用眼睛示意毛泽东可以往旁边的山上跑。毛泽东把银元往他手里一塞,拔腿便往山上跑去。一直见毛泽东已跑进树林子了,那个团丁才喊:“站住,往哪里跑?”和其他几名团丁一块儿追了上去。

      见团丁越追越近,毛泽东机智地跳进拐弯处的一处水沟里,用茅草、灌木盖住自己。几个团丁追到沟边搜索一阵,没有发现什么踪迹,便端着梭标懒洋洋地走了。毛泽东这才从水沟里起来,发现自己一身是泥,鞋子也不知什么时候丢了,便干脆在脚上涂满泥巴,打扮成刚下田回来的农民。

成功脱险的毛泽东下山后,在月形湾得到一位打柴老乡的帮助,终于到达铜鼓,亲自组织发动了震撼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毛泽东主席用的方法很巧妙。他抓住了那时人贪婪的想法,给了几块银元就可以逃脱了,可见毛主席有多么聪明。并且反衬人们的贪婪欲望,只要有钱什么事都可以做。

我觉得从安源到铜鼓,一路上要爬坡过坎,更会遇到无数不可预知的危险。但为了革命事业,即使是龙潭虎穴,毛泽东也义无反顾地去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正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六(2)班  陈梦琳

    指导老师:梁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