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读(观)后感 >

红土地—我心中的圣地

2012-07-09 
红土地,我心中的圣地经过了一天繁忙而紧张的学习,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慵懒地坐在书桌旁。偶然间,我瞥见了案头上那本红色封面的新书——《可爱的宁都》,闻着淡淡

红土地,我心中的圣地

经过了一天繁忙而紧张的学习,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慵懒地坐在书桌旁。偶然间,我瞥见了案头上那本红色封面的新书——《可爱的宁都》,闻着淡淡的油墨味,不禁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我开始了在书中作一次短暂地徜徉……走近那一行行朴实无华的文字,就是在触摸那一段段真实的历史。读着读着,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似乎又踏上了那片红色的热土,在这里,众将士屡破围剿,捷报频传;我似乎又走进了那座古朴的小楼,在这里,赵博生发动兵变,威震神州;我似乎又登上了那座巍峨的翠岗,在这里,解放军勇挫顽敌,高奏凯歌。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激情豪迈的诗句,正是毛泽东对当年苏区红军取得反“围剿”胜利的生动写照。历史似乎格外钟情于宁都,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主要战场,也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叱咤风云的舞台。怎能忘记,“东韶大捷”、“黄陂战斗”以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宣告着红军反“围剿”的胜利;怎能忘记,红军用缴获的电台组建成“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让小布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兵的摇篮和发源地;又怎能忘记,“少共国际师”的成立,为中国工农红军提供了有力的后备力量,让宁都成为扩大红军的模范区……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就是一首首感人的赞歌,回荡在每一位宁都儿女的心中;一个个英勇的战士,就是一朵朵灿烂的花朵,绽放在每一寸红色的土地上。

“以宁都起义的精神,勇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这是毛泽东在纪念宁都起义五周年时所作的精辟论断。八十年前的那个初冬,宁都城内已是草木萧瑟,寒气逼人。然而,梅江河畔的一座欧式小楼内,这里的一群国民党爱国将士们,他们却早已热血沸腾,在全国蓬勃开展的“反蒋抗日”运动的鼓舞下,这群“热血男儿”们难以抑制内心的激愤,赵博生等人拍案而起,悍然发动了那场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在那个寒风飕飕的早晨,他们齐聚梅江河畔的沙滩上,赵博生亲自列队,并带头扯掉了飘扬在他们头顶多年的“青天白日旗”,毅然率领部队跨过梅江河,奔赴苏区……赵博生,您作出了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啊!您深明大义、明辨是非,您用自己的智慧和果敢为中国革命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您的英名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尘嚣十里清,秀岭半空插。”此句是明代文人王汝舟对宁都城郊翠微峰的生动描绘。千百年来,巍巍翠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博得了多少文人政客的青睐。如果说“金精仙女”的传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色彩,“易堂九子”的故事折射出这里的人文光环,那么,一面“翠岗红旗”则映红了这方神奇的热土,照亮了浩浩长空。听,军歌嘹亮,炮声隆隆,一场惨烈的战斗在此上演。翠微峰,你就像是一位坚强的战士,历经战斗的洗礼,愈显铮铮铁骨,巍然屹立;你就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阅尽人间的沧桑,方显英雄本色,历久弥新;你更像是一把燃烧的火炬,照亮正义的天空,谋取幸福和平,光照寰宇。

掩卷沉思,书中的文字不时地拨动着我的心弦,让我久久难以平静。揉了揉有几分疲倦的眼睛,望了望窗外,哇,眼前的一番景象顿时让我倦意全无,倍感欣喜——夜色笼罩下的宁都县城在各色灯光的装点下,美丽而迷人。楼下的沿江公园里,微风徐徐,柳条轻拂,行人如织,公园里的小广场上,早已是舞步飞扬,乐声悠扬。平静的梅江河在各色彩灯的辉映下,微波荡漾,妖娆而多情。这是一幅多么安宁祥和的画面呀!此时此刻,我的心中不禁荡漾起阵阵暖流,如今,在宁都大地上,正到处盛开着这样的一簇簇娇艳的幸福之花,然而,谁又能忘记,九十年来,我的家乡——宁都,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正是因为有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这样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才能孕育出如此绚丽灿烂的花朵!才能焕发出如此催人奋进的勃勃生机!

宁都,一块神奇而美丽的红土地——我心中的圣地。

本文作者:江西省宁都县第二中学九(7)班    幸小娟

指导老师:蓝   

联系电话:13879780545

  标签:红色 反围剿 宁都起义 翠微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