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
读《英勇的“红色少年连”》有感
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一群孩子们,不!是一群英勇的小战士,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题记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 … ”听着这首刚强而又有力的歌曲,看着蔚蓝天空中那迎风飘扬的红旗,我轻轻翻开一本沾着灰尘,书角带浅浅折痕的书本,一个醒目的题目进入我的眼帘,它就是《英勇的“红色少年连”》,看着它,我思绪万千。
这是一群13至18岁的孩子,他本应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日本人打过来了,怎么办?他们也想用实际行动抵抗日本人,报名参加了抗日纵队,组成了一支英勇的队伍— —柳河红色少年连。为了让连里有武器,他们得知在五道沟里几个日伪军正在逼迫老百姓修路,他们手上有一批枪,只要得到这批枪,大家就都有武器了,为了得到这批枪,他们打扮成串亲戚的样子,把伪军吸引而来,又突围他们,让伪军纷纷举手投降,他们是多么机智勇敢呀!
如果,我是少年连中的一员,我会怎么做呢,也许,面对敌人,大家都会勇敢面对,而我却只会十分害怕的退缩。也许他们驰骋敌后,我却胆小怕事;也许,他们的生活条件不优越,我却吃不了苦;也许,他们乐观向上,我却不思进取... …他们只是一群孩子,却担当起了大人的重任,这和他们的年龄实在不相符。但他们灵活巧妙的运用战术,沉重的打击了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是那么的勇敢,例如:邓世昌,他为了祖国,在甲午战争中,痛击敌军,而与世长辞了。还有山东枣庄的“飞虎队”,他们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 …打的日军魂飞胆丧。当然,还有王茂华,为了六个孩子,他不怕那熊熊大火,却为了救最后一个孩子,他又一次冲进了火海,结果不辛牺牲了。还有… …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之,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呀,国家利益最重要,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宜春三小六(12)班作者:徐颖莉 辅导老师:翁艳玲
标签:少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