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观:在词语的温度里,留住美好。
《与一匹马相遇》(散文诗三章)
与一匹马相遇
一匹马,驮来月光,花香,驮来道路,梦境
一匹马,驮来温暖,宽厚,驮来慷慨,明朗。
一匹马驮来的,是另一片天,一匹马驮来的,是另一片辽阔的土地
一匹马,在我人生的绝境之处,驮来另一种生命,另一种风景
我一直,感恩于一匹马相遇。
我一直,颤栗于一匹马,带给我的阳光与清风,花香与露水。
我一直,在一匹马无私的馈赠里,看到自己,闪光于荒野之上的湖水。
这是蓝天之下,比云朵更为轻盈的放逐。
这是大野之上,比土地更为宽广的远行。
我打开梦境,在月光与风声里,与一匹马的美,浪漫相遇
我打开阳光,在青草与花香间,与一匹马的天地,亲切地,相融在一起。
让出天空,让出远方——
老墙对细藤嫩叶的扶持与呵护,永远值得我们感动。
看那明净的风中,纤弱的细藤,舒展着稚嫩的翅膀,想要在更高的肩上,眺望远方。
而老墙,低矮下一双温厚的肩膀,将细细的藤萝托于肩上,让幼小的孩子,在自己的双肩之上,获得天空更为辽阔的宽广。
我时常感动于一位父亲,把一个孩子高举在肩上的慈爱与欢畅。
我始终感动于一位老奶奶,牵着小孙孙,缓慢行走于道路的影相。
那么多老墙,老树,老人,老村庄,他们曾经强健在阳光中,他们曾经,以顶天立地的伟岸,为世界,顶住更为猛烈的风暴。
如今,他们低矮下来,温厚下来,以佝偻的腰身,以宽仁的笑容,一任细小的藤蔓攀爬。
天空,就在他们慈爱的肩上。但他们,让出了道路,天空,让出了希望,远方。
他们,只是默默地低矮下来,甚至,矮到泥土里,成为大地。用自己的骨血,身躯,生命,为这些细小的藤蔓,让出天空,让出,更为广阔的远方——
那一声长啸
1。
孤绝在高岗上的一声长啸,你毕竟是应了。
在千万人陌生的人世,我恸哭于生命悬崖上的那一声长啸,毕竟只有你一人,才能听到。
你回应我的呼声,清越而悠长。
在苍茫生命的广漠大地里,惟有你,以孤清悠长的啸音,回应我的悲凉。
2。
我不应把这看作施舍与怜惜的赠予。
我不能以低矮的灵魂,在卑微的仰望里收藏遥远的回音,解析它深处的意义。
困扰我的黑夜,不应以这样的思绪仰望你带来的光芒。
在自卑与自负的暗夜里纠结的人,此时,应该以坦然的旷野,回想这一唱一和中蕴藏的力量。
它无关地位,身份,也无熟悉或陌生的界线,在心灵的旷野,我恸哭于心的郁闷与悲摧,毕竟,只有你以慷慨的回声,赠我一片明媚的阳光。
3。
听你的,把这看作结束,或者止息。
把这看作短暂,亦或永恒。
不再去深入地思量。也不再在施赠与接受之间,深究灵魂负载的恩情与报答。
沦陷于自我命运的苦痛里,只有更深的海水,将我淹没,只有更重的恩情,要努力去偿还。
而你,无需这样的回报。没有理由,也无渴求。
给便是给了。在义不容辞的付出之间,你只是应着你心灵的方向,在孤寂的天地间,想以温暖的回音,止住我的苍凉。
而我,也应坦然地收藏。尔后,止息哀伤。
尔后,在寂寂的独行中,偶尔回头,想一想你遥遥相望的背影。继续前行,继续,充满生活的力量。
4。
这便是友情,赋予生活的意义。
这便是生命历程中,冷漠的际遇间,尚还残存的人间真情。
怀揣这缕花香,怀揣这空阔山野一唱一和的温暖力量,我不应纠结于承恩的重负,也不应在无力偿还的负累中迷茫。我想,坚韧而行的身影,便是对你最好的报答吧。
好了,就这样释怀罢。
简单而行。在前路更多的沟壑之间,我会时时响起这一声长啸。我会时时,以更强大的心灵,止住恸哭,勇敢地穿越在人世的荆棘之上。
因为,你还在我身后,希望我怀揣春天的云朵,在灵魂的风里,轻盈飞翔。
佑大的红尘,有了你这一声温暖的回应,即使再次陷入苍茫而空阔的忧伤,我也将,永不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