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记耳光化险情》有感
赣县城关第三小学五(3)班 张 颖
自从读了《一记耳光化险情》之后,我觉得刘伯承戎马一生,带兵打仗有勇有谋,真让人佩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故事发生在1942年,刘伯承在太行山区率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坚持抗日救国斗争,6月9日中午,师部成功转移到预定地点—张汉村,鬼子如蝗虫般从四面八方向张汉村袭来,刘伯承急的冒出一身冷汗,这时政委唐天际说:“我知道有一条小路过杨家山,最好等到天黑,但也可能会碰上鬼子。”天终于黑了,队伍按计划出发,走了半小时,马上就要到那条上山的小路,不料迎面却来了一支日军队伍,大家的心顿时都提到了嗓子眼,“喂喂,那一部分的?”走在“鬼子“队伍前面的翻译官大声的叫起来。刘伯承用肩膀碰了碰会讲日语的联络干部杜参谋,杜参谋明白刘伯承的意思便说:“我们从西边来,到东边抓刘伯承。”那个翻译官听后,笑着说:“有烟吗?”边说边打着打火机借着火光,眼睛在杜参谋和刘伯承脸上扫来扫去,马上就会看出破绽了,刘伯承急中生智,左手抢过打火机,一甩手扔出几丈远,右手猛地给翻译官一记响亮的耳光,还学日本人骂道:“混蛋,八格牙路!”刘伯承边骂边打,翻译官打蒙了,以为自己得罪了日军大官,吓得赶紧点头哈腰,捂着脸赔不是,转身走了。刘伯承担心自己被认出,果断地除掉这个隐患,送他上“西天”。刘伯承他们翻过了杨家山 ,走向了抗日救国的新战场。
我读到这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我记得四年级第一学期时,数学考试只考了60多分,竟然连“10+10”都做错了,妈妈一看便责备我,我便大声嚷道:“我不是故意的。”妈妈一听便抬起手来刚要打在我的脸上时,我突然说:“停!”妈妈的手便放了下去,我马上讲了一个大笑话:“沙僧参加数学考试,监考老师看了他脖子上的珠珠半天,然后说:‘别以为你把算盘伪装成这个样子我就不知道了,还想作弊?快摘下来。’”听了之后,妈妈哈哈大笑起来,我们都融入了欢笑当中,早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想:智慧能战胜一切困难,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能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江西省赣县城关第三小学五(3)班 341100
指导老师:陈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