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奋斗的足迹》后感
文/文坊中学 七四班颜安
有一种精神,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
有一种力量,如同心灵的灯塔、不屈的脊梁、高扬的旗帜,能给我们以动力,给我们美好的前景。
暑假,我读完了《奋斗的足迹》这本书,书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奋斗的足迹》是引导我们正确理解党和祖国光辉历史的明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进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生活大变化的时代,也进入了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多种矛盾交织,多种思潮涌动,多种信仰并存。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净胜源泉。面对多元多变的现实生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我们只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动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生动画面,共同推进我们的事业。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毛泽东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缔造者,他亲自领导的著名的“三湾改编”中成立的士兵委员会,使我党领导的军队里第一次出现了有别于旧式军队的官兵平等的新型关系。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他对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起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为建立了士兵委员会,上级不能惩罚下级,相反,上级犯了错误,反而要受士兵委员会的惩罚。可以说,士兵委员会的建立,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军魂”,奠定了人民军队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越鲜明,越有力,我们的思想就越统一,力量就越凝聚,人民就越团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越有保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老一辈革命家在危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临危不惧、不怕牺牲、执着追求、敢于胜利的革命乐观精神将永载史册。
无数革命先烈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并把它当做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他们在为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所表现出来的无畏和英勇,光耀千秋!
但值得提醒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极力推销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有益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有益于国家的向心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源泉。人类自从摆脱愚昧时代,迈向文明时代的门槛,就具有了创新的要求和本领。一部人类文明贯穿着一个重要线索,即改革取代保守,创新取代守旧。守旧者日渐消亡,而创新者最终总会强大。
指导老师:童婷 兰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