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时刻激励着
——《红色经典传奇100例传奇》读后感
我翻开《红色经典传奇100例》这本书,好像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我阅读,我与历史人物同席对话;我阅读,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呼唤。我问:“是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对敌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武昌起义的炮声,宣告了封建王朝的灭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读了周总理的例子,我深感惭愧,他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却那么平易近人,那么俭朴。最近,我和爸爸、妈妈一道看了电影《周恩来》,更加使我激动万分。周恩来这部电影内容丰富﹐十分感人,最使我感动的是周总理在邢台慰问灾民那一段。
周总理接到邢台发生强烈地震的报告后,立即乘直升机飞赴邢台。他一下直升机,就来到灾民中间,亲切地握着老大爷的手,慈祥地抚摸小姑娘的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总理和灾民一起吃的那顿饭。周总理的稀粥喝完了,他用手中剩下的窝窝头,仔细地擦了擦碗里面,然后送进嘴里。看到这里,我激动不已,心跳得像擂鼓一样,脸上发烫。我真羞愧啊!我每次吃饭总是把剩饭撒满桌子,妈妈老是说我“不是吃饭,是‘种’饭,又总是把剩饭倒进垃圾桶。这时,我的心是默默的唠叨念着:“周总理,你放心,我会改!”
有一种精神,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是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有一种力量,能给我们无穷的动力,给我们以美好的前景。这就是理想信念,如同心灵的灯塔、不屈的脊梁、昂扬的旗帜。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漫漫人生,唯有急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彼岸。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有天地之心、鸿鹄之志。李大钊在绞刑架前痛斥反动派,因为他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方志敏面对敌人的诱惑坚贞不屈,因为他认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如果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随波逐流,飘忽不定,不是被大浪打到便是被潮水弃在沙滩。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转为现实.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践理想的根本途径.历史上,凡有成就者,其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多是从艰苦奋斗中得来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理想的道路虽然遥远,但起点就在脚下。只有日日努力,时刻刻苦,才能攀登理想的高峰,实现美好人生。
人类一代以一代求索着生存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因素。我们想起了一首诗:“开始,人们发现,阳光不可少,空气不可少;后来人们又发现,绿不可少,电波不可少————然而,最终人们明白了:最根本的是,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可少。”千百年来,人们对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尝试了各种的构思和试验,历经艰辛,百转千回,最后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摆拖愚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人类秩序从自发转向自觉,社会治理从顺应自然转向人为构建。民主与法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言主义法治,依法履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断谱写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多读史书,但不能只是单纯地迷恋过去,而应立足现在,古为今用!成千上万的烈士们去了,匆匆的去了,有的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然而,烈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精神,却时刻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
(江西宜丰新昌一小六()班 巢欣宇
指导老师:刘爱萍 邮编:336300 电话:15179527560)标签:主题征文:时刻激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