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经典100例》有感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姓名在大地回荡。读完《红色经典100例》后,我深有感触。掩卷沉思,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那一场场精心惊心动魄的战争,久久在眼前播放。
伴着历史的云烟,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头的风风雨雨。从五四运动至今,一代代优秀青年为了中华复兴,前赴后继,紧跟党的步划。是她引领了中国崛起,是她唤醒东方沉睡的雄狮,更是她我们才能生活在和平的庇佑之下。
这本书里,有奋战在战争前线的抗日将领,也有潜伏于敌营中的革命志士;有坚持在狱中学习马列主义的革命难员,还有活泼于民间的游击队员和儿童军。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个个高尚的灵魂,用热血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
岁月需要回顾,历史不容忽视。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回忆,也留下了名垂千古的英雄。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铸成中华民族的前进道路,这条路上曾经横尸片野,曾经血流成河。。。。。。而如今,这条道上铺满青青绿草,开满馥郁鲜花。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过去,值得身处幸福安康中的我们感恩和反思。
然而,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历史的车轮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生活在物质充裕的现代世界里。可是,红色革命精神却被新新人类抛置脑后,各种优良传统被搁置一旁。日渐安逸的中国已很久没有遭受枪林弹雨的洗礼了。当初,顾炎武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不知激发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抵御外辱而斗争。和平年代里的孩子,从小长在平坦的阳光大道上,对战争的残酷艰难切身体会,使命感日渐淡薄!很多人认为“报效祖国”之类的话太空、太大,把它视为束之高阁的口号。其实,这是缺乏主人翁意识的体现,把自己卷缩在个人利益的狭小的空间里,怎会有放眼世界的博大胸襟呢?
或许我们没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义举,但我们可以努力上进,为祖国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也许没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敖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气概,但我们可以遵纪守法,树一份责任在心中。天下兴亡,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红色”唤醒民族的觉悟,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穿越漫漫黑道重见光明。当我们站在火红的红旗下,高唱国歌,心中怎能不为之激动,怎能不为之自豪呢?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只有不忘却那段悲惨的历史,才能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明天。
拾起一本‘‘红色’书籍,细细品着,感谢《红色经典100例》,
让我们领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风采,更让我懂得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贵溪市第三小学五(3)班 何诗琪
指导老师:胡兰芝
何诗琪家长联系电话:13517015095
标签:《红色经典100例》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