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个思想方法的前提条件;理论联系实际是它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验证了这一思想方法的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的与时俱进的特征。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的观点,人们的正确思想是从不断地反复的实践中获得的。然而我们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和一成不变的。我们的认识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错误思想的干扰,我们要排除这些干扰,求得正确的认识,就要解放思想,从各种框框中解放出来,回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上来。我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要借助于望远眼镜和显微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不平理论就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强大的思想武器。这些经典理论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行动的指南。对待经典理论,我们要解放思想,在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解放思想是针对思想僵化而言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思想僵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李立三同志把列宁主义的某些论断当作教条,错误地判断了中国革命的形势,要全党积极行动起来,在敌人的心脏大搞城市**和飞行集会等,要用更加积极的斗争迎接一省或数省的革命胜利,使党的力量大受损失。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完全从本本出发,大搞图上指挥,完全不顾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其结果使来之不易的革命力量受到严重的损失,“兵日少而地日蹙”[刘伯承语],最后被迫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长途转战,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文革期间我们党曾经引为自豪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也是思想僵化,不知变通,局限过去成功的经验导致的。直到邓小平同志顺应历史的发展,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思想解放运动,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走向灭亡。
但是解放思想,不是无原则地解放,不是猜想幻想妄想胡思乱想。解放思想的原则应该是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客观事物的本质出发,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实事,就是客观世界;求,是研究是探索,就是实践;是,就是规律。一切框框都不要了,唯一不能不要的是实践第一的观点,站在实践第一的观点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事求是是列宁主义的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精髓,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重要著作里多次阐述过这个观点,他的经典语言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列宁解放思想,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与时俱进的着眼点是发展,是奋斗和创新,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认识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是实事求是的以实践为基本要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顺理成章的必然结果。因为实事求是不是一时一事,而是时时事事,而是以这样的认识论为主线一以贯之,贯穿我们工作的始终,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物质财富是在不断的积累的,人们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这就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既有精神的内容,也有物质的内容,是全方位的进步,是不断深化的认识作用于实践必然结出丰硕成果的全部内容。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20余年实践的总结,是与时俱进的精神财富。而与时俱进也正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综合起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如下结论:
一、解放思想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条件,没有解放思想,我们的思想始终被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束缚着,我们就永远也得不到正确的认识,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和胜利是难以想象的;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的解放不是无原则的胡思乱想,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审视一切;实事求是是使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路线保证;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与时俱进,是为了民族、国家、人民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实践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很好的体现了这一原则。
与时俱进是对中国**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执政党,就是从理论到实践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和切身利益着想的思想成果。我们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的民族要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我们的国家要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就是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按照这样的思想路线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就是大有希望的。
大余县池江小学
三(1)班 王炜培
指导教师:陈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