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弃自由——读《囚徒的豪情》有感 万安县剡溪小学 六()班 肖称德在明亮的灯光下,我打开《红色经典传奇一百例》,细细品读起来。其中有一篇文章《囚徒的豪情》,它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我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年,恽代英任沪中区、沪东区行动委员会书记。有一天,他正等人联系,遇上“抄靶子”。敌人对恽代英产生了疑心,从他身上搜到了传单,把他关进了监狱。监狱里的生活条件恶劣,恽代英在那里经受着非人的折磨,因而,他的身体十分瘦弱,但他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他被捕期间,党组织设法营救他,然而,他即将被释放时,不幸被叛徒出卖了。敌人收集了他在黄埔军校的照片,劝恽代英投降,可他执意不肯,最后英勇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自由、荣华富贵,谁不渴望。面对敌人的诱惑和伎俩,不知多少革命先辈毅然拒绝,直至牺牲。读到这些,我不由得对革命先辈们十分敬佩,同时,也憎恨那些高叫“给你富贵,给你自由”的敌人。是的,人岂能为求利益、求生而钻狗洞当叛徒呢?革命虽然“渴望自由”,但他们更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们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他们虽然再也得不到自由,但他们为了人民大众的幸福日子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必将世世代代永存。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曾经说过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的死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我们少年儿童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党和国家把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希望寄托在我们新一代身上。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为实现祖国各族人民的理想贡献自己的青春,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指导老师:刘玉梅)标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