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江姐》有感
新中国的成立凝聚着党的光辉,每一寸的光辉都是一滴革命者的鲜血。为了党的事业,他们置生死与度外,大义凛然,无怨无悔。时过境迁,当年那烽火弥漫的岁月已尘埃落地,但是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依然为我们故老传颂。江竹筠,便是那千回百转道不尽的今古绝唱。
一个人的伟大造就了一部作品的成功。《江姐》真实再现当年残酷岁月的可歌可泣。剧中的江姐,是一位温婉善良的母亲,但她又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瘟神”。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她义无反顾,投身革命;她铁骨铮铮,化身斗士。在残酷的敌我斗争中,机智勇敢,舍身忘我,也正如此,为我党地下工作打开局面,并扩大战果,透射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缕曙光。然而,随着斗争的进一步升级,江姐也逐渐暴露在敌人的阴谋之下,无耻的叛徒把江姐出卖了,在一个晦暗的日子里,江姐不幸被俘。
渣滓洞是不见天日的,老虎凳、辣椒水、棍棒刑具,竹签刺指尖......无所不用其极。敌人咆哮着,怒吼着,妄想江姐屈服在淫威之下。一个弱女子,在敌人的暴虐面前硬是没有低下头,硬是没有流过泪!这就是江姐,一般人承受不了的,她承受了,
因为她心中有信念,对党的信念,对人民的信念。从投身革命的第一天起,江姐就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敌人声嘶力竭的恐吓,如何能撼动江姐心中的凛然傲气?皮肉之苦算什么,敌人即便打烂了她的躯体,也打不烂她的灵魂,那颗向往民主,向往新世界的灵魂。
绝望的敌人垂头丧气,一张照片却又让他们欣喜若狂——江姐和她儿子的合影。敌人又玩弄着自己的小伎俩,他们以为,江姐之所以宁死不屈是因为她不被牵制,现在只要把江姐的儿子抓在手里,还怕她无动于衷么?失去丈夫的江竹筠,必然要百倍珍惜她的儿子。自鸣得意的小人们开始自顾揣测江姐的内心。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肮脏的手段起初的确深深刺激着江姐。人心肉长,何况敌人的底牌是她疼爱的儿子。揪心之痛夹杂着愤怒的烈火,江姐开始了一段痛苦的心灵阵仗,在革命与亲情面前,她该如何做抉择?为了儿子,她可以付出一切,为了革命的胜利,她更可以抛弃一切。江姐咬着牙,凛然地拒绝了敌人的“好意”,她怒斥那些反动走狗,她没有屈服,舍小家顾大家,牺牲骨肉也不能暴露组织的机密,不能陷同志于危难。敌人崩溃了,他们对这位奇女子报以巨大的愤怒和深深的无奈,心有不甘的军统特务们,终于不得不宣告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在革命的风暴即将铺天盖地之际,恼羞成怒的特务们决定提前处决江姐。
......
凄风苦雨,行刑的一刻,敌人依然抱有幻想,对江姐施以利诱,江姐不为所动,决绝地对着敌人的枪口。枪声响起的一瞬,随着震动山谷的口号,江姐也永远留在祖国和人民的心里。
看吧,这就是革命者!看吧,这就是民族魂!革命先辈为了中国的光明,不惜生,不怕死,无怨无悔斗争到底。当年的烽烟散去,却未曾模糊那些风采奕奕的民族面庞,让我们高唱先烈们的凯歌,铭记先烈的遗志,继往开来,大步向前,为了民族的崛起和辉煌,奋斗我们短暂的一生。少年强者国强,少年朋友们,我们一起加油,不忘先烈,勇往直前!
陈丽萍 (指导老师:郭杨)
江西省瑞金市瑞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