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60年生活变迁
丰城市剑光三小 熊轩 指导教师 张桂根
从早忙到晚,只为到家中能吃到饭,可是不是红薯就是南瓜汤,啥时能吃白米饭,直致今天的三餐都有菜,日日不离酒的小康生活。这是共和国六十年风雨里程的真实写照。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达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浴血奋战把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从帝国主义列强、官僚资本和封建主义等各种反革命势力的压迫中拯救出来,让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那时的中华民族已是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却顶着国内外一切敌对势力的威胁,毅然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担。在一穷二白的历史条件下迈开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而又宏伟的篇章。中华民族刚刚从长夜难明的旧中国的阴影中走出来时,人民的生活仍是极度的贫困,那时的人均日口粮还不到三两。而伟大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带领全国人民白手起家,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期间虽说走了相当长的弯路,但是我们党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又进行了一次土地变革,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使人民逐步从死亡线向温饱线迈进。十四大的召开,更是完成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让人们生活又大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村普遍都吃上了白面馍。过上了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