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题记
十月金秋,我们迎来了党的生日,岁月匆匆流逝,不知不觉间,当年那个稚嫩的国家已经华丽蜕变;当初那个在喧闹的菜市场中刻苦学习的少年也成长为一代领袖;当时那个任人宰割的局面也早已改变。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泱泱大国。可是那段艰苦的时光永远也不会褪色,她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之间。
红色的旗帜在金色的阳光中热烈的飘扬,我们站在五星红旗下,回首时光。
在读完红色经典传奇一百例后,从中得到了很多很多。
皎洁的月光下,铁窗前,是一个个冷如冰霜毫无爱国之情的中国人;铁窗里,是一群群慷慨激昂满腔热情的中国人,不,他们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那时的中国,处于两极状态。在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有马不停蹄地发动了内战。至此,中国的十年内战开始。那时的共产党还很稚嫩,势力比较弱小,处于劣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共产党党员的满腔热情和顽强斗志下,什么事情会难倒他们呢。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铁窗之歌,共产党人在狱中刻苦的学习画面依稀浮现在眼前。黑漆漆的山上,弥漫着阴森和恐怖,掩映的树丛中依稀可以看见有几个身着军服把守的国民党人。他们的表情严肃冷漠,仿佛被关着的人不是同一个民族的人,在他们眼中,只有国民党,没有中国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被一束微弱的灯光吸引,灯光从狱中的山墙上传来,微弱的灯光下,有一群正在聚精会神学习的人,他们虽衣衫褴褛,但眼底的光却不容忽视。隔壁的牢房内,还有一群焦急等待的人,他们时不时的看看这边,像热锅上的蚂蚁。名叫知识的血液一点点地灌输进共产党员的身体里。
没有教材,就通过关系买来报纸和有用资料,把重要新闻撕下来当教材:无法传阅,就利用上厕所的时候互换教材,有时还利用放风的机会,从早已秘密拆除的后窗铁丝网角边传递。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则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在知识的浇灌下,共产主义的花朵越开越烈,当初的星星之火,也已有燎原之势。共产党员们在狱中创办了“红色党校”,这所奇迹般的学校开办了整整五年多,参加学习党团员们不仅仅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同时也坚定了革命信念,革命之火愈演愈烈。
勇敢无畏的革命者啊,你们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指明灯,你们用你们无畏的精神,传唱出一首首革命的赞歌。
我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给予你们,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作者:李紫萱
学校地址:江西省乐平市第一中学 高一(5)班
联系电话:13387987008或13767833058
标签:主题 征文 红色 历史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