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读(观)后感 >

主题征文《读《红岩》有感》

2012-01-20 
读《红岩》有感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就是当年“11.27”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他怀着对烈士的深厚感情,根据自己的亲身

读《红岩》有感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就是当年“11.27”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他怀着对烈士的深厚感情,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狱中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英雄形象: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华子良装疯卖傻只为送情报;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 还有那些 “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的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学语文,不花时间;学数学不记公式;学英语,不背单词;学物理,不思考。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生活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子。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作为学生的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风景秀丽、条件优雅。却不懂得好好珍惜,面对这些烈士,我们只能不惭愧。想想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行为,真的应该感到无地自容。再想想我们面对困难不敢迎头而上,而是萎萎缩缩。与烈士相比,真的应该汗颜啊!

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红岩》告诉我们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标签:主题征文 牢记历史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