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
党旗飘扬 我心飞翔
江西省于都水头中学 孙玉萍 指导老师:王凤莲
有一面旗帜,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
有一种力量,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动力,给我们以美好的前景。
这就是亲爱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同心灵的灯塔,明媚的阳光,悠扬的乐曲,永远引导、激励着我心飞翔。
小时候,伴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优美旋律一路成长。如今,目睹祖国变化翻天覆地,人民生活日益幸福,更是坚定了中国共产党是祖国中流砥柱,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党的身边,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伟大信念,坚定了我为党的教育事业尽心尽职、奋斗终生的决心,因为鲜红的党旗培养出来的一批批可歌可泣的党的好儿女时时感染了我、激励着我。
孔繁森,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刚到西藏,他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1992年,拉萨市墨竹卡等县发生地震,孔繁森立即赶赴灾区。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壻上,三个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藏族孤儿曲尼、区印、贡桑喊着扑到他的怀里。孔繁森抚慰着三个孩子:党,就是你们的亲人,一定会让你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还要送你们上学。他决定亲自承担起抚养这一个孤儿的责任。孔繁森自己家庭负担比较重,收养三个孤儿后,经济上更加拮据,为支付他们的生活、学习费用,1993年春的一天,已调任中共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悄悄来到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要求献血。护士望着他那斑白的鬓角,婉言相劝:“您这么大年纪了,不适合献血。”孔繁森连忙恳求道:“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钱,请帮个忙吧!”……后来,孔繁森又两次来血库,三次共计献血900毫升,得营养费900元。孔繁森因公殉职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只整理出8元6角钱。
“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群众去谋幸福”。高尔基说道。为群众谋幸福,把人民的冷暖安危系在心上的干部,党的好干部,是一个善良的人,这样的人,人民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2008年1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从电视上得知这一消息,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心急如焚,立即和另外12名同乡农民兄弟自费组成“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在大年三十下午赶赴抗震战场。这队中,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只有19岁,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经过长途颠簸转赶到郴州后,他们转战多处抢险现场。为抢修受到冰雪破坏的电网,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的老乡水土不服生了病,宋志永就买来药品,鼓励大家坚持下去。离开灾区时,宋志永将3万多元捐款全部转赠给灾区的福利院,并把自己剩下的1000元钱也送给了困难群众。他用最直接、最朴实的方式体现了新时期青年农民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
我校的孙老师,一名女姓老党员,以她的行动实践了她的入党誓言。工作上勤勤恳恳,风风火火,业绩突出,生活上朴朴实实,平平淡淡,一直成为我们心中的楷模,她把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三尺讲台,无怨无悔,直到离退休还担任多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真的是一片丹心谱华章,多年热血育英才。
火热之心,闪闪发光,中华美德,代代相传。党旗飘扬下的祖国大地上,到处活跃着爱党爱国,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的中华儿女;走在祖国建设的康庄大道上,我心飞翔,激情满怀,去迎接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党旗飘扬我心飞翔[ 2011-10-18 8:21:00 | By: 马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