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的“红色少年连”》读后感
大余东门小学四(4)班 胡雪津子 辅导教师:蔡晓萍
当我看完《英勇的“红色少年连”》的故事,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地在我的眼前播放,这群红色少年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他们是一群十三至十八岁的孩子,本来应该像我一样在父母面前蹦跳撒娇,在学校里安静学习的,可是日本鬼子打进来了,教室里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安宁的生活也被打破了,怎么办?他们毅然决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抵抗日本人的侵略——报名参加抗日纵队。他们太小了,抗日纵队本不招收他们,但他们坚定地说:“我们也要去打日本鬼子!”面对他们的执著,抗日纵队招收了他们,“红色少年连”成立了。
没有武器怎么办?少年连的小英雄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缴获敌人的。有一队伪军天天逼老乡们去修筑公路,他们有一批枪支,还有好多子弹,少年连派两个小战士打扮成串亲戚的样子,拎着梨筐到了修路的人群中,伪军一看见有梨吃全拥了过来,战士们一齐冲上来,伪军被吓破了胆,纷纷举手投降。这一战缴获了17支枪和500多发子弹,从此拉开了英勇少年连的战斗序幕,他们与大人一样,纵横敌后,通过机敏灵活的战术,富有创造性的聪明才智以及英勇的斗争精神,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英勇奉献的人们,特别是红色少年们,用他们花样的年华和美丽的青春留住了民族的春天与光明,我们现在能无忧无虑地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们的生活却动荡不安,随时可能遭到敌人的袭击,每天担惊受怕,而我们的生活安定祥和,时刻受着父母老师的精心呵护;他们那么小,却那么机智勇敢,不怕牺牲,英勇地与敌人作斗争,而想想我自己,打针吃药还要爸爸妈妈哄着,独自外出都还不敢呢。读了这些红色少年的故事,对比他们不平凡的经历和优秀品质,我为自己的娇气感到惭愧,决心今后要做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的好孩子。
标签:主题征文:《英勇的“红色少年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