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这两个字,永远是我心底最深的情感。《苦菜花》让我又一次重温了母爱这份最深的情感。让我为我的母亲,为天下所有的母亲,也为我自己是母亲而感激和自豪!
《苦菜花》是一部塑造了完美,丰满,生动而细腻母亲形象的典范作品。一位平凡的母亲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逐渐成长觉悟的思想和坚定的革命意志,由对子女的爱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对革命同志的爱,由一位普通的母亲发展成为革命的母亲。这一切,就像烙印烙过一样,印象特深。
三十九岁的母亲,在发现大女儿娟子和党员在家里商谈杀地主,打日本鬼子时,“她嘴唇两旁的深细皱纹更明显了,像是在咬牙忍痛,又像是在苦楚的微笑。”公审汉奸王唯一的大会上,相信贫富由命的人们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搞的不知所措,母亲感觉到寂静中的恐怖,“她浑身一震,又紧闭上嘴,于是,唇边的深细皱纹,又显现出来。”娟子拿着枪,处决了汉奸地主王唯一,而那时女人是不能出头做事的,更何况是拿着枪。面对人们冷讽热刺的言语,母亲“闭着嘴,咬着牙,显露在嘴唇两旁的皱纹更深了”,她理解了女儿,支持了女儿的革命。被敌人捉住,严刑拷打,逼问兵工厂武器的下落,母亲宁死不说,“已经没有力量来骂敌人,只是咬着已经咬破的嘴唇,抽动着唇边的深细皱纹,一声不响”。敌人的摧残,加深了母亲的仇恨和对革命同志热烈的爱,她极力忍受着身体的痛苦和失去小女儿的悲痛,”所有巨大痛苦带给她的只是紧紧锁上眉头,额上骤然出现一层冷汗珠,习惯的闭着丰厚的嘴唇,那嘴唇两旁的明显皱纹,比任何时间更深更细了!”儿子德刚和二女儿秀子说逃到东北的父亲可能回来,母亲在快慰中又觉得自己的孩子气,“于是,最唇两旁的深细皱纹动了动,苦笑了一下。”丈夫回来后,母亲变得年轻而愉快,“那嘴唇两旁的深细皱纹,时常现出虽然干枯可是幸福的微笑”。娟子生了孩子后,母亲为了让娟子能够没有顾虑的继续工作,把还在吃奶的外孙留在身边,看着外孙一天天长大,“母亲最角上的皱纹,带着干枯幸福的笑影。”革命胜利后,母亲苍白的脸迎着红旗和阳光,“她嘴角两旁那两道明显的深细皱纹,微微抽动,流露出虽然苦楚,却是幸福的微笑。”
读着这里,使我感受到母亲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征,一个栩栩如生的母亲形象,如同站在我的身边,泪眼朦胧中,甚至于有几次,我伸出手,欲抚平母亲嘴角的细纹......饱经风霜,倍受磨难的母亲啊,也是我的祖国。
母亲宁死不说兵工厂武器的下落,敌人使用了恶毒的一招,把母亲最小的女儿嫚子抓到母亲身边,企图让母亲屈服,母亲见到女儿,忘记了一切,母爱在心中升腾,她抱着女儿,“甚至连嫚子头发上插着的一朵因时间久快枯萎了的金色苦菜花快掉下来,母亲也注意到了,给孩子在用红头绳扎着的小角上插结实”。五岁的嫚子被惨无人道的敌人折断了手指,灌辣椒水,奄奄一息,“那朵快枯萎了的苦菜花,还牢牢的插在嫚子头发上那右面一只小角的红头绳上,不过金黄色的花和黑头发,都和红头绳一样颜色——被她的血染成红的了!”嫚子死了,“头上那朵枯萎了的苦菜花,由于她的血液的浸泡,似乎又复活了生命力,花瓣儿又都伸展开了。”
母亲以善良、正直、宽容的心态接受了女儿的爱情,并说服了其他人,使过上了幸福生活。母亲说:“唉,我一个老婆子懂个什么?我是想人都有颗心,将人心,比自心,遇事替别人想想,把别人的事放到自己身上比比,看看该怎么做才对,这样做倒不一定是错。我就觉着,咱们共产党的章程是不会冤枉好人的,倒是处处为受苦受难的人办好事。若是对好人有好处,那只管办,没有错。”朴实的话,善良的为人,是会打动很多人的,也许没有辉煌,也许没有惊人的成就,母亲的魅力,正是在点点滴滴的小事和细节里,感人至深。
八年的抗日战争,是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上的伤痛和悲愤,抗日战争时特定的年代,党员和群众犹如一家人,群众会不顾自己的生命保护党员,那不是一种觉悟,而是一份感情和信任,群众深信,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他们打败日本鬼子,过上好日子,共产党在他们心中,是高尚而崇高的。
做为小学生的我们,苦菜花那种爱党爱国的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吗?
学校:大余县池江中心小学 班级:五(2)班
作者:彭冬指导老师:谢德斌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标签:读红色经典传奇 Re:【主题征文】读《苦菜花》有感[ 2011-10-10 9:39:00 | By: cjxx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