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
江西省武宁县实验中学 初三(2)班 董佳
没有祖国,人就像无根的浮萍,没有归属感也就没有幸福感。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题记
翻开中国近代史,历史的篇章充满着血色。
历史不会忘记,血性的中华男儿,更不会忘记——七十年前华夏大地上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泱泱中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屠宰场。日本军国主义狞笑着手握钢刀屠杀我们善良的同胞,侵占我们美丽的家园。七·七事变的隆隆炮声犹在耳际,南京大屠杀的血流成河恍如眼前;我们炎黄子孙不会忘记昨日的屈辱,因为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祖先,炎黄子孙更不会甘于落后,因为历史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沉沦就要受辱。
历史的沧桑,让我们深深懂得,中华民族曾经失落了许多许多,可我们中华儿女决不会失落岳飞抗金时的“怒发冲冠”,决不会失落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决不会失落虎门销烟时的那一份民族尊严。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联系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一条感情纽带,这是赤子对母亲最诚挚、最热切、最深刻、亘古及今永恒不变的爱恋。这种感情赋予了我们民族巨大精神力量和无穷的创造力。同时也赋予了中华儿女酷爱自由、追求、光明、坚毅、勇敢的个性。霍去病不灭匈奴誓不回家,朱自清宁死不食美国救济粮都成了人们广为传诵的佳话。正是这种感情使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从强权压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文天祥、岳飞、还是处江湖之远的顾炎武、陆放翁,无论是古时的屈原,还是近代的秋瑾都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导,中华儿女抵御了历史上无数次的外来侵略;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导,中华儿女用小米加步枪奇迹般地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也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导,中华儿女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勇敢地站了起来,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华儿女,肩负着建设一个强大中华的神圣使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伟人铿锵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让人荡气回肠。我们深知,个人的理想、前途与祖国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我们肩上的担子很沉很重。
诚然,我们的国家现在还不是世界强国,老百姓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然而“穷且益坚,不失青云之志,”祖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是对我们新时代青少年的考验,正需要我们发扬崇高的爱国精神,掌握强国富民的真才实学。因此,我想说,每一个青少年不图安逸,奋发作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我想说,每一个炎黄子孙摒弃陈规,开拓创新、倾注智慧,投身改革。
祖国,是我们每个人心路上的坐标,爱恋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共同的感情。这份感情曾让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独放异彩的古代文明,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伤感情也必将让今日的华夏儿女成就更多更美的梦想与荣光。我坚信,有我们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这神州就是绿州,这热土就是沃土,曾经苦难的中华一定会像再生的凤凰经过血与泪的洗礼而更加灿烂、更加自信、更加辉煌!
标签: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