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香港被英国统治了数年。
1895年,又签订了《马关条约》。
六年后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中国命运堪危!
—题记
这样的一部列强侵华史,一部中华民族屈辱挨打、备受欺凌的血泪史,让那些帝国主义狂妄地以为:中国是东亚病夫,西方强国可以让沉睡中的雄狮消失无迹!可是,列强们,不要忘了,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古国,在这片广阔的疆域上,我们有丰饶的物产,有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有不屈不饶,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有永不倒下的民族精神。
伴随着辛亥革命的旗帜,五四运动的脚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孕育而生。她的出现,就像是狂风暴雨中的那声惊雷,无尽黑夜中露出的那点晨曦,给岌岌可危的中国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黑暗中渴望黎明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从此后,万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内战,成立新中国,援朝援越,三年饥荒,十年文化大革命,土地承包,改革开放,抗击非典,举办奥运会,冰雪天气,特大地震,干旱洪水……中国人民,紧紧的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她的带领下,翻过了一个个的山头,淌过了一条条的河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战胜重重困难,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呢?我追寻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踏着她的足迹,寻找着我心中想要的答案……
在万里长征中,我看到了:是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写到: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是啊,在那时,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时刻,正经历着一段崎岖的道路,如果没有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中国解放军怎么能翻雪山,过草地,怎么能度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在八年抗战中,我看到了:是视死如归的信念。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的铁蹄踏遍了中国大半个河山。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识大体顾大局,捐弃前嫌,积极配合的正面作战,充当了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一寸河山一寸血”,八年抗日,许多中华好儿女她们置生死于度外,抛洒热血,捐躯疆场,完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抗击外侮的第一次胜利。如果没有视死如归的信念,中国怎么能战胜无论武器还是装备都比我们强很多的日本侵略军……
在改革开放中,我看到了:是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看到了:是众志成城的决心……
在29届奥运会中,我看到了:是海纳百川的胸怀……
……
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视死如归的信念,敢于创新的精神,众志成城的决心,海纳百川的胸怀……就是这些吗?不,支持中国共产党走向今天的,远远不只这些,我要踏着历史的足迹,继续寻找……
文章作者:杨佳聪
学校班级:丰城市晓春学校 八(1)班
指导教师:赖兰
联系电话: 1597953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