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读(观)后感 >

读《奋斗的足迹》有感

2011-12-02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题记33年了,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分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题记

33年了,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分之一个世纪;62年了,新中国的成立走过了一个多甲子的风风雨雨;90年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距离一个世纪不到10年了。

 

看完《奋斗的足迹》我的心里就只想到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因为这简单的数字后面蕴藏着伟大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出现了,用他有力的臂膀挑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担,用他笔直的腰杆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用他智慧的大脑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当合上《奋斗的足迹》一书时,我的内心是久久的不平静,有着一股异常急切的冲动的欲望,就似那瀑布从高处流下强烈地冲击着下面的侠士身心百骸,那种被压抑着无处释放的感受。文章起初介绍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时,我的内心强烈地感到无比的自豪感;可看到1840年-1949年间,中华民族频频遭受外族入侵而饱受痛苦与磨难,我的内心跟随着历史的进程在无奈、痛楚和振奋中变换。无奈着文化、科技和实力不如人的现实,更痛恨着当时的腐朽政府和无耻的侵略者,又为华夏儿女在这段内外攸关的历史里,勇于斗争、勇于反抗的豪情壮志不已,或许这就是中华民族对比世界其他三大古老文明而没有消亡的区别:在民族危机中,总有一群群优秀的中华儿女永不屈服、勇于反抗,而其中尤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英雄儿女。

 

随着时间的前进,定格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新中国的首都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群众游行的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的诞生。而成立的新中国就似那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伟人傲然挺立在民族之林、世界之林。

 

《奋斗的足迹》中的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或许一个人的一段故事就会触及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一根弦。千千万万的优秀的中华儿女共同组成、围绕的中心——中国共产党,更是那拨动凌云壮志、奋发图强和民族伟大复兴音弦的演奏者。我不是一个多情的人,不愿做个煽情的人,但生活的年代可以遇到一个才华横溢的大家,更能够倾听她演奏出一曲曲惊呆世人的“华美乐章”时,我真为自己感到庆幸,可以见证着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这样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这样一个百舸齐进的时代。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政党,是一个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政党,是一个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党。她必将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产蓝的明天!”

 

文章作者:钟玉春

学校班级:瑞金市云石山初中九(6)班

指导教师:黄盈

联系电话:13879727350

  标签:主题 征文 读《奋斗的足迹》 有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