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天,我上完奥数课,来到候车亭。候车亭有许多人,多数是在等2路车——因为是“老”乘客了,我看到了一些熟面孔。
2路车开来了,人们立刻蜂拥而上,可是前门早就被几位身体瘦弱的老人堵住了。挤,对老人不好;不挤,可就上不去了。这时司机叔叔网开一面,对我们喊道:“从后门上来,再付钱!”听了这话,我马上从后门登陆了。由于个头小,我被挤得最后一个上车。
上车后,人们都陆陆续续地买票了。我站在车厢后排,靠着扶手杆,心想:现在要挤到前面交钱不好挤,算了,只几分钟时间——只一元钱,我又不曾这样——只这一次。想到这,我的脚不听我使唤生根似的一动不动。车子开动了。我心间不由得一阵狂喜!马上就到了,到了,到了!我闭上了眼睛。等我张开眼时,这时有两双眼睛盯住了我,我一回头,来了个面对面。一位老爷爷和他七八岁大的小孙女,盯着我。老爷爷用手拍了拍小女孩的头,小女孩欲言又止。我们的目光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叮!镇明小区到了。”老人叹了口气,在那一瞬间,我选择了我走出的方向——向前。我走到前门,拿出IC卡,什么也没有说,照了一下,然后从前门下了车。
走下了车,我如释重负。
老师的赞叹:这篇文章讲的是小作者心存侥幸,差点丢了诚信的故事。文章首先描写了“我”为什么“算了”的情境和内心活动,接着描写了“我”在与老爷爷及他七八岁的小孙女的视线交锋中选择理智,而后描写了“我”刷卡那一刹那的动作,说明诚信在做人天平上的砝码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