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与时钟
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是不变的,变的是观察者的时间。在一个实验中,以不同速度相对光运动的观察者看到的光速是一致的,但光相对不同观察者走过的路程是不同的,因此爱因斯坦大胆的认为是时间变了,也就是说光相对运动距离较长的观察者,观察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长。
在天体观察中,相对远离运动的物体发出的光波长偏长,也就是多普勒现象。
那么时间相对较长的观察者,其所观察到的光的波长也比较长。
如果万物都是一个芯片,都需要由外部提供CLK时钟来工作,一个时钟周期做一件事。那么这个由外部提供的时钟周期的长短(即频率)差异,并不会影响芯片的输出结果。
那么在两个不同时间环境的芯片,可以通过时钟周期来同步。环境时间长的芯片其时钟周期也长,环境时间短的芯片其时钟周期也短。时钟周期的长短与时间的长短成固定比例关系。那么两个观察者所观察到的光的周期个数也许是相同的。
假设周期个数是相同的,这样就保证了在一个区域内,时间的一致性,事物变化的同步性。
在另一个遥远的,无关的区域内,可以有着不同的CLK时钟频率。两个区域如果发生交互,就会感觉到时间的快慢差异。比如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虽然“天上”相对于“地上”来说时间漫长,但对于其区域内的人来说,应该是感觉不到差异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天上”与“地上”也是平等的。
这也正是所谓的“时空”和“时光”:时间 * 光速 = 空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