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战争:苹果、谷歌与微软的商业较量
《数字战争:苹果、谷歌与微软的商业较量》基本信息作者: (英)查尔斯.亚瑟(CharlesArthur)出版社:中信出版社ISBN:9787508639703上架时间:2013-6-17出版日期:2013 年6月开本:16开页码:288版次:1-1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 经济/经济学 > 各行业经济 > IT行业 > 电子商务更多关于 》》》《数字战争:苹果、谷歌与微软的商业较量》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假如你失败了,取得胜利的一个途径就是开辟新战场。” ——蒂姆·库克,苹果ceo 微软本有机会赶超谷歌,并从搜索业务中获利——但是,是谁否决了呢? 谷歌曾经在用户中测试过40种不同的蓝度,这又有何用意呢? 从乔布斯宣布外围开发者能够为苹果iphone开发app至真正实施,人们又等了多长时间呢? 谁又提过微软当有自己的音乐播放器,可是为什么最终没有成行呢? 1998年,数码世界初具雏形。 至此以往,大浪淘沙。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了以苹果、谷歌、微软为首的行业巨头。它们为争夺数码世界不同分支的霸主地位而争斗,包括搜索技术、移动音乐、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它们可利用的武器包括硬件、软件以及广告。同时,它们要赌上的则是公司的声望,当然,还有我们的未来。然而,无论在产品创新还是在战略优势上,这些企业彼此竞争、彼此砥砺,推动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苹果、谷歌和微软在较量之中,最终形成了自己杀手锏: 苹果擅长设计,具有控制着软件和硬件的垂直模式,并且将客户体验做到了无人能企及的极致。 谷歌专注于提供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并运用其数据分析能力做出决策,常常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 微软依靠高质量的程序处理能力,在软件开发方面所向披靡,不断拓展搜索以及音乐的新市场。 《卫报》首屈一指的科技记者多次采访过斯蒂夫·乔布斯、拉里·佩奇、比尔·盖茨等行业领袖,并独家采访过这些公司的前员工和现任员工。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终于史蒂夫·乔布斯之死,本书涉及了数字战争发展的各个阶段。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实地分析了三家公司不同的文化理念,也评估了各家公司的获胜领域。数字战争风险之高,不仅由于赢家可以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也有机会掌控其他领域,赶走现有对手,并决定未来走势。 读者对象:互联网从业者、对科技领域感兴趣的读者。目录《数字战争:苹果、谷歌与微软的商业较量》导论:开端 4第一章 1998年 5比尔·盖茨与微软 5史蒂夫·乔布斯与苹果 6比尔·盖茨与史蒂夫·乔布斯 10拉里·佩奇与谢尔盖·布林 13互联网搜索 14资本思维 15第二章 微软反垄断案 17史蒂夫·鲍尔默 17反垄断审判 18审判结果 20第三章 搜索:谷歌微软之争 22搜索的开始 23谷歌 25搜索与微软 29泡沫破裂 30与钱对接 35繁荣 37.随机存取 42谷歌和公众意识 44劣势项目 45备战 49全靠自己 50上市 54竞争 55文化差异 56微软的新搜索引擎 57伙伴 60微软出价收购雅虎 62谷歌的特性 63反垄断的阴影 65依然劣势 67第四章 数字音乐:苹果与微软之争 70itunes的诞生 71发明,东京 73ipod设计 75新产品营销 76此时,雷德蒙德:微软 80ipod和windows 81存储音乐 85名人营销 88windows版的itunes 91ipod迷你 95itunes音乐商店的发展 96苹果与移动电话 98偷来的! 99两面派 103继续发展的ipod 112生态系统:硬件和应用 113划伤了! 114苹果的沉默 118苹果的最好业绩 120zune 120绑定zune与xbox 122白色圣诞节 124暮光 126溃败还是战略? 128第五章 智能手机 129手机与微软 129安卓 132rokr左右为难 133iphone,就是答案 135入场 137扰乱的市场 146免费流量 149一屉破碎的梦想 152开发者与iphone 154免费的午餐 157所有人的应用 163应用中的利润 164flash?啊 165嫉妒 170失败者 171安卓的发展 173显而易见 181应用专利 185倾覆 187革命掌握在手 189第六章 平板电脑 195五年之内 195第三类 200苹果的支配地位 203一直在继续 204后个人电脑(pc)时代 207大一统理论 208第七章 2011年 210鸣谢 214本图书信息来源:互动出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