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Java的初始化机制、垃圾回收机制和内存分配机制
二.Java的初始化机制、垃圾回收机制和内存分配机制
2.1初始化顺序:
2.2垃圾回收
java中并不需要清除对象,也不存在C++中的析构函数,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会自动释放无用的变量。
一个对象,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引用变量指向它。当一个对象不再有任何一个引用变量指向它时,这个对象可以被垃圾回收机制回收了。
但是,并不是对象被抛弃后当即被回收的。JVM进程做空间回收有较大的系统开销。如果每当某应用进程丢弃一个对象,就立即回收它的空间,
势必会使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非常低下。
!不能操纵垃圾回收
使对象值为null,或者调用System.gc()
JVM接受这个消息后,并不是立即做垃圾回收,而只是对几个垃圾回收算法做了加权,使垃圾回收操作容易发生,或提早发生,或回收较多而已。
!垃圾回收器的运行时间是不固定的,清理工作的实际运行时间也是不能预知的。
2.3内存分配机制2.3.1Java 把内存划分成两种:
1.栈内存,
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寄存器)
2.堆内存。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 new 创建的对象和数组。
!类跟数组一样,都是属于引用类型,引用类型就是指一堆对内存可以同时被多个栈内存指向。
java中主要存在4块内存空间:
栈内存空间:保存所有的对象名称(更准确地说是保存了引用的堆内存空间的地址)
堆内存空间:保存每个对象的具体属性内容。
全局数据区:保存static类型的属性。
全局代码区:保存所有的方法定义。
2.3.2 String缓冲池
缓冲池是java为了节省内存空间,会在内存中创建一个专门为String设计的缓冲池,用来保存已经存在的字符串,
如果2个字符串是一样的,则使用池中的字符串,不再创建新的对象
用下边的代码测试: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true
结果为true,说明str1和str2指向同一个对象
String str1 =new String ("abc");
String str2 =new String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 false
用new则在堆中创建了2个对象
2.4应该注意的问题:
1.尽量使用基本数据类型代替对象
String str = "hello";
上面这种方式会创建一个"hello"字符串,而且JVM的字符缓存池还会缓存这个字符串。
String str = new String("hello");
此时程序除创建字符串外,str所引用的String对象底层还包含一个char[]数组,这个char[]数组依次存放了h,e,l,l,o
2.尽量减少对变量的重复计算Object obj;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obj = new Obj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