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POCO C++库学习 -- 内存管理 (一)
我的POCO C++库学习 -- 内存管理 (一)
对于内存的管理,Poco C++库中主要包含了引用计数,智能指针,内存池等几个部分。下面将分别对这几个部分进行介绍。首先回顾一下,对于内存的管理,出现过的几种技术。C时代的内存池,主要解决内存碎片,和内存的频繁获取和释放的开销问题。到了C++时代,内存池仍然存在,但是出现了面对对象分配的内存池,解决问题还是一样。C++中智能指针,如STL中的auto_ptr,boost库中share_ptr等。通过把堆上对象的委托给智能指针(智能指针本身可以看成是一个栈对象),并在智能指针内部实现引用计数,当引用计数为0时,删除堆对象,从而达到让编译器自动删除堆对象的目的,实现了堆对象的自动管理。Java和C#的垃圾收集,在语言层次分装,所有的对象都在堆上分配,然后交由语言本身管理,程序员无需关心对象内存的释放。
1. 引用计数和智能指针概述:对于C和C++来说,堆上内存的管理是交由程序员完成的,程序员如果在堆上分配了一块内存,就必须负责释放掉。如果不小心,就会造成内存泄露。因此所有C/C++程序员设计程序时,对指针和内存的管理都会如履薄冰,非常的小心。而Java和C#则不同,虽然所有对象都被放在堆上,但由于语言本身存在垃圾收集机制,程序员不再需要关心对象的释放。这或多或少的能够使程序员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其业务编程上。
讲到这里,就顺便扯开去,讲一些题外话。对于某些编程技术讨论时的一些看法。如同制造业一样,制造业存在很多种类,对制造业的划分方法当然也很多。在制造业中存在一个特殊的种类,装备制造业。也就是制造机器的制造业。对于程序员来说也是一样,绝大多数程序员都是面对业务进行编程的,而极少数程序员则是为了制造编程工具或者提供更方便的编程方法而编制程序。这个区别往往导致,不同程序员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当然也不同。我想很多时候,问题的答案都是不唯一的。接下去继续讨论Poco吧。
通过引用计数和智能指针机制,C++也可以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垃圾收集的工作。程序员通过使用智能指针,同样不需要再关注堆对象的释放,当然胶水代码还是需要的。在Poco库中存在两种智能指针,AutoPtr和SharedPtr。
1.1 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 Poco中对于引用计数,是如此描述的。“Reference counting is a technique of storing the number of references, pointers, or handles to a resource such as anobject or block of memory. It is typically used as a means of deallocating objects which are no longer referenced. --Wikipedia”。从类图中可以看出,Poco中AutoPtr类是和RefCountedObject是配套使用的,如果用户类继承自RefCountedObject,就可以由AutoPtr实现垃圾收集。2.3 Poco中AutoPtr的说明和注意事项 Poco::AutoPtr实现了一个引用计数对象的智能指针,能够实例化任何支持引用计数的类。符合下列要求的类可以被定义成为支持引用计数: 1. 这个类必须存在引用计数,在对象被创建时,引用计数被初始化值为1 2. 这个类必须支持duplicate()接口增加引用计数 3. 这个类必须支持release()接口减少引用计数,并且在引用计数为0时,删除类对象。
Poco::AutoPtr的操作符合1.2节中对于“对象所有权(Object Ownership)”的描述: 1. 当AutoPtr<C>从原生指针C*构造时,AutoPtr获取到对象C的所有权(对象的引用计数为1,保持不变)。 2. 当使用赋值操作符“=”把原生指针C*赋予AutoPtr<C>时,AutoPtr 获取到对象C的所有权(新对象的引用计数保持不变)。下面是AutoPtr关于这个实现:#include "Poco/AutoPtr.h"#include "Poco/RefCountedObject.h"class A: public Poco::RefCountedObject{};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Poco::AutoPtr<A> p1(new A); A* pA = p1; // Poco::AutoPtr<A> p2(pA); // BAD! p2 assumes sole ownership Poco::AutoPtr<A> p2(pA, true); // Okay: p2 shares ownership with p1 Poco::AutoPtr<A> p3; // p3 = pA; // BAD! p3 assumes sole ownership p3.assign(pA, true); // Okay: p3 shares ownership with p1 return 0;}
2.4 其他 很明显Poco中的AutoPtr和STL的auto_ptr是不同,Stl中auto_ptr某种意义上是一个Scope ptr,其实现并不依赖引用计数,它和boost库中的scoped_ptr很相似。而Poco中的AutoPtr和boost库中的intrusive_ptr是类似的,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同一东西。
(版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