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频道 > 软件管理 > 软件开发 >

矫捷-功夫在工具之外

2013-01-06 
敏捷----功夫在工具之外敏捷----功夫在工具之外吴旻泰岩网络工作室现在提敏捷,已经不那么流行了,至少不像3

敏捷----功夫在工具之外
敏捷----功夫在工具之外

吴旻

泰岩网络工作室

 

         现在提敏捷,已经不那么流行了,至少不像3~5年前那么让人激动。我见到了如此多的项目生生死死,真正从敏捷直接获益的,还真是比例不高。或许软件这个行业就是这么奇怪,能生存下来的项目,始终是少数。大多数软件项目,要么有始无终,要么惨淡经营;做得好的,还真就是凤毛麟角。

 

         让我举一个让人有些叹息的例子吧。

         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jira/wiki系统。我观察了几个团队,最后做得比较成功的,反而是很少使用这2个工具的那么一两个团队。这引起了我足够的兴趣,因为任何理论都必须符合常识才能站得住脚。

         我做了一些访谈,以求能得到收获。

 

         首先,他们的团队足够小,只有3~5个人。他们说,这个团队规模已经够敏捷了。

         其次,他们的团队中有坚强的核心人员。在核心人员的带领下,他们高效而快速的进行开发测试,没有浪费,没有扯皮

         结论:说他们没有使用jira/wiki系统是不对的,他们只是有选择地进行了使用,在他们觉得有效的地方,他们使用了,而在他们觉得不能提高效率的地方,他们选择了其它方式。

 

         让我觉得有创意的是,他们没有使用他们觉得复杂的敏捷工具,但他们使用了高效的敏捷理念:Individualsand interactions over processes and tools(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

         敏捷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工具,但拥有优秀的工具显然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那么问题在哪里?是沟通不畅,还是没有优秀的开发人员?或者是管理不善,还是经营无方?

 

         《圣经》里巴别塔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人类彼此间能非常容易听懂对方时,连上帝都表示害怕,所以才让“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如果这个故事能足够反映我们的生活,那就意味着沟通不畅其实是常态,是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的。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个“故”就是指自己熟悉的人。故人的一个明显好处就是沟通成本低,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执行能力强。

         团队中彼此听不懂的例子太多了。我见过了N多比我还倔、和我一样倔以及没有我那么倔的人,甚至和性别都没太多关系,区别仅是倔的时间和地点不同,但只要倔起来,不是谁倔,而是谁更倔。

 

         使用工具的本意是增加工作效率,但如果我们彼此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那工具就没有太多意义了。所以团队中能有一个说起话来能让大家都听得懂的人,真是不容易。相对而言,要让我听一个人讲半天还听不到重点,放在从前我一定会发狂;现在我明白了,这样的同事大多是怕承担责任,所以才绕着圈子让我帮他做决策。

另一个同事则特别怕麻烦。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很快表示他听懂了,然后交给他的事情呢,也十有八九会被他简单化得文不对题。他甚至还喜欢顺着你的思路把问题变得非常极端,进行演变成一种抬杠。比如我说,可不可以将某台服务器进行虚拟化,他会接下去说,要不要把全部的服务器都虚拟化,这样效能更高。结果把我当场气个半死,这样的建议根本不需要提,傻子都想得出来。但他觉得他不光给我提了个很好的建议,而且我还应该按他的思路把事情做好,至于能不能实现,他认为那不是他的事情了,他已经把好建议给我了。

一个说话语速总是很慢的同事,则喜欢把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变成别人的问题。比如,当数据量增大到他的程序处理不过来时,他会向公司汇报上游数据太大,必须精减,要不然会耽误产品上线;事实上是别人的程序都能处理过来。他从来不讲是他的程序性能不好。换句话说,他在转弯抹角的告诉大家他程序顶不住了,需要别人放他一马。如果你不熟悉他,你会觉得他怎么这样,自己不行还要向公司打别人的小报告!同时你也别指望过去看看他的代码,他一定会找到合适的理由拒绝,我一直惊讶于他怎么能找到那么多借口,但事实是他就是能找到这么多借口。

我发现自己在讲不过别人时,会变得脸面红耳赤,语速也会加快,觉得没有被对方理解,心理很不爽。这个时候心里想的更多的是证明对方是错的,只要证明一点就好。那种求胜的心理太强了,事后想想都觉得好笑。经验是,一旦带了情绪,事情往往都谈不下来。

 

所以,要想敏捷,我们得先了解自己的同事,自己的团队;同时也还要了解别的团队,找到彼此都能听懂的话语,进行交流。然后,工具的加速效应就出现了。某教授说:你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团队,而只是个团伙。好吧,团伙也是能沟通的,千万别视同路人,更不能视同仇敌!

4楼FLY21223天前 23:18
吴哥:n1.我觉得使用jira/wiki工具不是因为他们敏捷,更多的是因为它们开源。n2.敏捷就不需要测试么?哪个程序员能够保证自己写出来的程序没问题?如果只保证敏捷开发,如何保证敏捷测试呢?n3.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感觉你跑题了,哈哈。
3楼FemaleProgramer4天前 12:32
有一个有个人魅力的核心成员领导整个团队,形成团队向心力,领导团队的价值取向也很重要
2楼leezy_20002012-12-13 20:50
软件的事儿历来都是这样,如果不能反省自身,那么就是把所有方法论都来一遍,其实也没什么用。
Re: wmnothing2012-12-13 23:45
回复leezy_2000n是的,好多没用的工作,就是这样产生的。
Re: leezy_20002012-12-14 20:52
回复wmnothingn这头像怎么觉得眼熟。
Re: wmnothing2012-12-15 09:42
回复leezy_2000n说明我群众基础好,一看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而且怎么看怎么都像人民群众。
Re: leezy_20006天前 16:38
回复wmnothingn呵呵,不只是这个,肯定那里见过,我回想下。
Re: cheny_com5天前 12:43
我很怕给大家造一个可怕的工具!
Re: leezy_20004天前 21:22
回复cheny_comn老陈,你自己是难得的务实,应该不会。
1楼FLY21222012-12-13 20:49
使用jira/wiki工具不是因为他们敏捷,更多的是因为它们免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