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频道 > 其他教程 > 其他相关 >

量化宽松咋对商品市场失去了魔咒

2012-12-29 
量化宽松咋对商品市场失去了魔咒? 美联储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实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这被很多市场参与

量化宽松咋对商品市场失去了魔咒?
 美联储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实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这被很多市场参与者视为商品市场的重大利好。其思维逻辑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持续(QE3、QE4)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压美元指数,而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主要计价货币的美元若步入贬值通道,必然是抬升以石油、黄金为首的大宗商品行情的最有力因素。      但是从美联储实施的第三、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对商品市场的效果来看,却让很多投资者大跌眼镜。现在的状况是,美元指数还在80左右徘徊,并没有出现暴跌,在商品市场中除了农产品价格较强势外,贵金属、基本金属和能源价格并没有出现如预期那样的大幅上涨。国际油价也并没有快速涨至100美元/桶以上,而一直作为避险工具国际金价的价格反而从QE3推出时的1750多美元/盎司,跌至现在的1670美元/盎司。很多朋友希望我解释这个违反常识的奇特现象。      我们知道,流动性的增加对抬升商品价格的机制至少部分建立在实际供求关系之上。在供求大体平衡或需求大于供给之时,流动性增加,必然会抬升商品价格;但若是供过于求,除非流动性暴涨,以至于形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奔腾式通胀,驱使市场参与者惊恐的争先恐后抛出货币换取实物资产,突然形成庞大的避险性或投机性需求。否则,难以造成全面、大幅度的初级产品的上涨。目前的形势是,世界经济增长疲软乏力,初级产品实际消费需求增长疲弱,而货币宽松力度又不足以造成世界性的奔腾式通货膨胀。     日欧经济都相当萎靡。日本第二季度年化增长率为萎缩0.1%,第三季度年化增长率为萎缩3.5%。欧洲经济形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更是最为糟糕。根据欧盟统计局新发布数据,欧元区17国10月份失业率创造了11.7%的纪录,失业人数达到1870万人,环比增加17.3万人。最糟糕的西班牙和希腊失业率都超过25%,青年失业率在60%左右;法国失业率也高达10.7%;欧盟经济发动机德国失业率5.4%;奥地利失业率在欧元区中最低,但也有4.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今明两年欧元区实际GDP分别萎缩1.1%、0.3%;欧洲央行则预期明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还将继续萎缩。      而美国经济也只是比日欧稍好一些,11月份失业率下降至7.7%,新增就业岗位14.6万个,房地产市场价格和成交量也开始回升。但临近年底,奥巴马政府最迫切的还是要抓紧突破财政悬崖和提高美国联邦债务上限对美国经济的困挠。目前美国的经济也只是在缓慢的复苏之中,形势并没有明显好转。所以短期对商品市场需求低迷也难改观。       发达国家经济疲弱,新兴市场经济体也不例外。中国经济增速2012年经历了显著的减速,预计2013年增速维持在7%左右。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要从原来的盲目追求“增长速度”,向“提高质量”上转变。鉴于未来中国政府很难再推出类似2009年4万亿规模那样浩大的投资计划,故中国对国际商品市场的需求也会大幅下滑。不仅如此,前两年曾经雄心勃勃声称要赶超中国的印度经济跌落到了危机边缘,以至于面临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压力。巴西则在为经济增长率“保一”而奋斗。许多国家的基础工业都面临产能过剩和淘汰重组的压力。      当然我们还要一分为二的来分析,在初级产品中,农产品生产所需土地日益稀缺,世界又对粮食的需求持续上涨,且生产周期难以压缩,产能难以迅速提高,所以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可能还会相对较大,而对于矿产资源开发、产能扩张的周期则短得多,且目前非传统替代能源等增长很快,所以像石油、煤炭等一些商品价格上升空间未必有多少,甚至面临继续下跌的压力。至于国际金价虽然作为货币信任危机时的最佳避险工具,但是在美联储的两轮规模不大的量化宽松政策之下,已经提前透支了其上升空间,未来下跌的空间有很大,希望投资者要保持足够的警惕。       综合来看,国际初级产品市场某些指数今年总体略有回升,但仍未达到2011年初的水平,而且价格回升的、上涨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方面,但贵金属、普通金属、能源等商品价格仍在下跌。原因是 经济增长不甚景气、实际消费需求上升相对疲弱、货币宽松政策力度有限决定了难以出现全面、大幅度的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这才是导致一些投资者对大宗商品近期没有因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而出现大规模暴涨的原因所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