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频道 > 其他教程 > 其他相关 >

社会对软件工程师或IT工程师的8个异常理解

2012-11-26 
社会对程序员或IT工程师的8个错误理解社会对程序员或IT工程师有着种种错误理解,与是产生了很多谬误的评价

社会对程序员或IT工程师的8个错误理解
社会对程序员或IT工程师有着种种错误理解,与是产生了很多谬误的评价或言论。
这些谬论不仅是非技术行业对技术行业人士的错误理解,而且技术人士本身也或多或少有类似的错误认识。
谬论一:经常听人说技术更新快。
经常听人说,IT技术更新的太快了,天天要学习,要不就会被淘汰了。干这行业,太累了!
什么叫快啊?创新型的技术并不是每天都在发生。新产品或新技术绝大多数是在已有的基础之上积累上改进而来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量变积累久了,才会发生质变。
对于某项技术或产品,如果没有掌握它的本质,改个头换个面,你就不认识了。这就叫做快。如果你已深切理解了它的本质,小改进瞒不了你,小创新也不会迷住你的又眼,还会觉得快吗?
其实IT人士,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够了。哪里会今天能工作,明天就得下岗!

谬论二:经常听人说IT技术工作的人文环境太差,工资低的,过劳死的,等等等
很多人在网上控诉他所就业的公司如何如何不好,老板或上司太烂。要知道,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变态的。有人称之僵尸社会。这种环境下,健康的公司实在太少。差别只是差与更差,无良与更无良。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受到了毒害,或多或少都有缺陷。认识到这个大前提,你可以超然接受,减少抱怨或怨愤。
在年轻无门路无经验时,为了谋生或学东西,不幸就业于烂透了的公司,可以凑合着干一段,毕竟人要吃饭。但要知道,这种刻意打压人的公司,迟早不要呆下去,你要选择合适时机跳到还没有烂透的公司,然后再向少烂的公
司跳。事后也不要骂人家,社会都是这样。也许你做了老板也不得不如此。毕竟压力也促进了你的快速成长。也不要觉得老板很差,其实在这个变态的社会中,生存下去是第一法则!你坐了他们的位置,也许比他们还要差!
愤怒、失望和迷茫解决不了问题,眼光放开一点。长期肯呆在一个变态极了的公司,那是你自已有问题,人至少也该有点骨气!



谬论三:经常有人贬低IT工程师的劳动。
如果说写代码就是机械劳动加拼体力的话,做程序员的就应该拿扫地工的工资。
有人就喜欢刻意贬低技术工作者,他们希望他用的手机、电脑、软件等等一切来自于智慧的东西,都变得一钱不值。

其实这都没有用,你不用根风吆喝,也不用害怕。价值规律总体上永远不会失效。
贬低程序技术工作者的人,最常见的是老板阶层。他们总幻想用扫地工的工资来打发高科工作者,把员工践踏在地板上。
这种不尊重技术工作者的科技公司,几乎都是不死不活的。没有一个能过上好日子的,更没有卓越成长的。(当然,光老板一人好过的不算)垮下去是它必然的归宿。



谬论四:谁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
我做了10多年程序员不还是一样在做!我真的不怕年轻的家伙抢走我的饭碗。因为我的饭碗沉了点,年轻的家伙一般承受不起。等你能接我的饭碗,我会早就把它放弃。
要知足常乐,还要理解“人间正道是苍桑”!走正道的,有哪个职业是不累的,又有哪个行业能让你能在三五年就能全款买房买车?很少吧?这是事实。
程序员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努力提高专业水平,聚敛行业经验。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每走一步都要规划好下一步,找出适合自已的职业方向。尽量选择做一些难度大的,把容易做的都放弃。尽量不要与年轻人争饭碗。


谬论五:请把自已当作是个普通人。
你入了这个行业不代表你就是出人头地了,也不代表你就应该出人头地。
社会有360行,行行业业的人都要挣钱、养家和生活。
如果技术行业聚敛财物所占社会财富比重太多,你还要其它行业的人活不活了?
而且行行都有精英。一个精英就至少要很多人铺垫吧。所以,你选择了这条道路,注定也会像其它行业一样,多数人终要普通下去。所以必需要从普通起步,点点滴滴的开始积累。


谬论六:什么是程序员?什么是工程师?
能干点技术活就叫工程师吗?能写几行代码就是程序吗?你以为写几年代码就是程序员吗?
不能理解某个行业,或不能掌控某个技术层面,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你好意思称自已为工程师?
前些年,有人叫嚣要软件蓝领,不要程序员,不需工程师。现在呢,怎么听不到这种声音了?
懂得高等数学,会逻辑运算。就这两项最基本的素质,就不是一般蓝领具备的!就更不要说其它条件了。
常言说,C程序员需要10年方能炼成。可见真正的程序员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

谬论七:不要光为了钱而工作
人要为了钱而工作,但钱绝不能是工作的唯一目的。如果仅为了钱而工作,就会被工作拖累。仅为了钱而工作,工作变成了摧残你的工具。
最大的成就感应该来自于:我参与研发的产品,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为很多很多用户创建价值。
工程师的水平高,实际工作能力强,收入自然就会上去。我的技术圈的朋友们,年总入15万以上的多的是。30万以上
的也有好几个。也许比不上某些暴利行业,也总不错了。

谬论八:要正视自已的兴趣,做感兴趣的事
很难想像,不喜欢买衣服的,能搞好服装设计。也很难想像,不喜欢电子产品,却能做出好的手机。为了生活需要,我们可以一时容忍做自已不喜欢的事。

我身边的多数工程师,踏入这个行业是偶然,能持续多年干下去的则是必然。他们一般都对电子产品有强烈的兴趣与
喜好,喜欢炫酷的电子产品,并且想做出这样的东西,或者是想了解这些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
放眼一辈子,不做自已感兴趣的事,很难有成就,甚到连谋生的饭碗都没有。

1楼Wentasy昨天 18:06
支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