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世界也是有心的---用心做事,笑来
?
?
吾阅:环境与自己,互相影响;喜欢与菜鸟共事,害怕与高手共存,实则是自己没用心去提高自己;
?
很小的时候,我读到课本里铁板钉钉地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当时就颇为狐疑,因为如果真的仅仅是那样的话,谁都改变不了谁了……可现实生活明显不是如此的么!其实,这种说法不过是“单一思考”、“肤浅思考”、“刻板思考”的结果而已。这世间的太多东西,都不是单向起作用的,而是相互之间不停地“互动”、“博弈”、“妥协”……
做一个用心的人,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是有心的。
?
?
-------------------------------------------------
转自:http://www.lixiaolai.com/index.php/archives/8889.html
有一个特别好玩的现象:某种意义上,学生的水平决定老师的水平。
这话并没有说反。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肯定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灌输;越是用心的老师,越关注学生的反馈,越是用心的学生,就越关注老师对他的反馈的反馈……显然,这种沟通不仅是双向的,还是随着双方的用心程度而不断增强的双向交流。
据说棋艺到了一定程度,棋手就会不由自主地挑选对手,因为跟高手下棋就会进步,但反过来,与臭手交手多了,自己的手也会变臭……
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优质的学生,对教他们的老师来说,不仅是令人愉悦的教授对象(学生一点就透,老师没有不开心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老师来说还是挑战──这些学生有着长期而又优秀的学习经验,也因此拥有相对良好的判断能力,随时可能提出一般老师无法回答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来看,双方都会因为教学沟通而发生巨大的进步──只要双方都足够优秀,足够用心。
不过,大多数人是不用心的。所以,更多的时候,现实是这样的:
老师并不用心, 老师的“不用心”本质上就是“怠慢优秀学生”; 随后,优秀的学生都离他而去; 留下的都是缺乏判断力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很好“对付”,甚至依然给老师足够的“尊重”(其实,越差的学生越可能产生更加“崇拜”心理……这看起来很吊诡的现象其实非常正常……); 这种情况下,老师的境遇本质上来看竟然是“越差越好”……(当然不能差到平均水平以下,那样的话,“连傻子都会看出来”……) 老师很爽,学生很爽……大家一起爽,各自毫无进步,甚至退步了也并不自知……一晃几年过去(时间如流水,光阴似飞箭),这样的老师在能力上就被“固化”了。固化之后再想转变(如若竟然有足够的心智觉醒的话),不仅痛苦,并且艰难。当然,我观察到的更多情况是──这些人会对自己的尴尬做出另外一种可以另自己心安的解释──就好像某些不招人待见的丑女对自己从未收到过情书的解释是“我才不像她(某个美女)那样作风不正派呢”……
?
环境并不是没有生命的──因为环境中的大多数成分是活生生的人。所以,环境会“非常智能地”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做出与他的行动相应的反应──只不过大多数人没仔细想过这事儿而已。如果你是个用心的人,那你就在对周遭环境不停地发出相应的信号,让它知道──构成环境的人们会接收到这个信号并可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不管是有针对性的还是对象模糊的……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你当然也会不停地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号──尽管你可能并非意识清楚地了解这些信号之中的大多数是在回应你自己发出的信号──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你都会或多或少根据它们做出你自己的进一步回应……无形之间,你就在被环境塑造。可是,与此同时,正在塑造你的这个环境,也是你自己塑造的(至少是参与塑造的)……
很小的时候,我读到课本里铁板钉钉地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当时就颇为狐疑,因为如果真的仅仅是那样的话,谁都改变不了谁了……可现实生活明显不是如此的么!其实,这种说法不过是“单一思考”、“肤浅思考”、“刻板思考”的结果而已。这世间的太多东西,都不是单向起作用的,而是相互之间不停地“互动”、“博弈”、“妥协”……
做一个用心的人,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是有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