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编程的几条建议
1.成员方法的30秒原则和第32条原则
成员方法的30秒原则是指:其他编程人员应能够在阅读你的成员方法30秒内,就完全理解它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的代码就过于难懂,不好维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第32条原则是指,成员方法不要太长,一般如果一个成员方法体能够在一个屏幕内显示,长度是合适的.?
2.最小化公共和受保护的接口
尽量减少类中公共和受保护的接口(成员方法),是面向对象的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个原则的好处如下:
(1).易学性
要学习如何用一个类,只要学习使用它的公共接口.公共接口越少,就越好学习.
(2)减少耦合性
无论何时,一个类的实例发送消息给另一个类的实例或者直接发给这个类本身,这两个类成为偶合,最小化了公共接口就以为着最小化了偶合的机会
(3)更大的适应性
这直接与偶合性相关无论何时要改变公共接口的实现方式 例如要改变成员方法的返回值,这样可能不得不不修改所有调用这个方法代码.公共接口越小,封装性越好,因此也就有更大的适应性.
3.提高程序性能
提高程序性能的方法包括:
(1)不要在循环中创建和释放对象.
(2)使用StringBuffer对象.
(3)避免太多使用synchronized关键词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关键词synchronized应该在必要的时候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发生死锁的几率.
4.成功编写代码的几点建议
(1).为人,而不是为机器编程.
a.遵守命名规则
b.为代码写文档、注释
c.为代码分段
d.适当使用空白行
e.遵循第32条规则
(2)先设计,后编程
(3)一小步一小步的逐步开发
(4)保持代码的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