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事务配置方式
Spring配置文件中关于事务配置总是由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和代理机制这三部分,无论哪种配置方式,一般变化的只是代理机制这部分。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这两部分只是会根据数据访问方式有所变化,比如使用Hibernate进行数据访问时,DataSource实际为SessionFactory,TransactionManager的实现为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
根据代理机制的不同,总结了五种Spring事务的配置方式,配置文件如下:
第一种方式:每个Bean都有一个代理
第二种方式:所有Bean共享一个代理基类
第三种方式:使用拦截器
使用BeanNameAutoProxyCreator,根据bean name自动生成事务代理的方式,这是直接利用Spring的AOP框架配置事务代理的方式,需要对Spring的AOP框架有所理解。但这种方式避免了增量式配置,效果非常不错。
第四种方式:使用tx标签配置的拦截器
第五种方式:全注解
此时在DAO上需加上@Transactional注解,如下:import java.util.List;import org.hibernate.SessionFactory;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3.support.HibernateDaoSupport;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Transactional@Component("userDao")public class UserDaoImpl extends HibernateDaoSupport implements UserDao { public List<User> listUsers() { return this.getSession().createQuery("from User").list();}………………}
第一种方式与第二种方式是类似的,在所有方式中,第一种方式所需写的配置文件最多。
在Spring2.0时,一般都采用方式三,主要带来的好处就是配置文件的量变小。
在Spring2.5时,可以采用方式五,这样基本可以做到0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