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频道 > 其他教程 > 其他相关 >

地方债售给当地居民应先带下紧箍

2012-09-28 
地方债售给当地居民应先带上紧箍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金融》刊登的署名文章中对地方政府债券提出了自

地方债售给当地居民应先带上紧箍
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金融》刊登的署名文章中对地方政府债券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中国今后若能建立地方政府的债务体系,地方债应主要出售给当地居民,以构成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一时间,周小川对地方债务的建议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醒目位置。很明显,周小川行长是希望地方政府通过债券市场来解决融资问题,这样便可以减少我国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赞同的观点认为,老百姓虽然看不懂财务报表,但却有基于他们本能的判断力,假设造一座桥要一百万元,政府却要融资一千万元的时候,老百姓就不会买账了,无形中对政府的举债行为构成了一种监督制约。特别是在当前一些评级机构遭遇质疑、政府信息又不透明的环境中,将深陷困局的地方债卖给当地老百姓也不啻为一个可取的解决方式。反对声则认为地方债如果向普通百姓发行,其违约风险比股票市场还要大若干倍,因为相对于机构而言,普通百姓没有风险识别能力,把地方债务问题通过发债券的形式推给当地百姓十分不妥。

      中国地方债规模有多大?根据审计署之前的公布,截至2010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元。根据审计署报告,2011年、2012年,分别有约2.6万亿元和约1.8万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到期,合计占2010年底债务余额的41.66%。从表面上来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总体风险可控,目前还没有突破欧洲货币联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的警戒线,但是一些地方的隐性债务规模多少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地方政府通过发债券的方式融资应是大势所趋,但我们必须给其套上紧箍。

      首先,投资项目要有回报率。如果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能够给投资者以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那我想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人都会愿意来购买其债券。但是现在状况来看,地方融资平台投资的基础建设项目,比如地铁、铁路、公路、造桥等都是投资周期长,资金耗用大,且回报率极低的项目,有的甚至连还本付息都出现了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债风险巨大,既使是当地人也不敢购买。可能有专家反驳称,地方政府拥有土地、国有资产等作为抵押。但如今土地价值在房地产调控环境中已大不如前,再加上国有资产作为抵押物也有被用尽的那一天。所以我认为,地方政府可以发债券,但其投资冲动和唯GDP论的观念应尽快得到扭转。如果地方政府不顾实际财力和投资回报率,盲目上马基建项目再多的国有资产也都会被抵押光。

       再者,要有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系统。近期,各地政府开始为稳增长陆续投入新项目。这真是旧债未了,新债又举。如果地方政府负债率无限期的上升,后果可能与欧债5国那样引发债务危机。根据审计署报告,2011年、2012年,分别有约2.6万亿元和约1.8万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到期,合计占2010年底债务余额的41.66%。很难想像,地方政府若没有中央政府背书的情况下,面对其财政收入减少,经济增速下滑、债务到期日集中临近,会有多少当地投资者去购买其债券。所以笔者认为,以目前部分地方政府高负债率的状况,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逐步降低其债务规模,而不应继续通过债券市场继续恶化其资产负债表。所以应该规定凡是通过展期偿还或干脆无偿还旧债能力的地方政府不得在债务市场上融资。

      最后,应该给地方政府债务一个约束机制。其实如果当年欧猪5国不伙同高盛做假帐,严格执行欧洲货币联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政府债务不超过GDP60%,政府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的警戒线,那么本轮影响波及全球的欧债危机也不会发生。鉴于我国各地区地方政府负债率存在较大差别,决策层可以设定一个警戒线,凡是超过这个负债率警戒线的地方政府一律不得发债。只有地方政府将负债率控制在警戒线以下,才能被允许在债券市场发债融资。当然国家审计署必须对其进行严格审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如果一个地区的政府发债无上限的话,其投资冲动和债务风险都会急剧上升,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约束机制。 

      周小川行长希望债券市场承担起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功能,然后其发售的债券主要面向当地居民。这样既可以让地方政府解决融资难问题,又可以避免万一其违约,会给银行业带来的不良贷款的上升风险,最后再让当地民众对其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想法不错,但是我们在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融资的情况下也必须规定:一、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用于投资的项目必须有稳定的回报率,并且所用资金流向都要受到监管。二、只有没有出现过违约或展期的地方政府,才能被允许在债券市场发债,否则旧债风险都难控,新债风险当然更难料。三、必须对地方政府负债率进行限制,如果超过所限定的警戒线,就不能在债券市场上融资,所以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很有必要。只有在债券市场上将风险防控工作做好,我们的投资者才能购买到安全、健康、有一定回报的地方政府债券。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