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编程学习笔记(十一)守护进程
守护进程:
守护进程是生存时间比较长的一种进程. 它们常常在系统自举时启动, 仅在系统关闭时才终止. 因为它们没有控制终端,
所以说它们是在后台运行的. 先来介绍一些Linux系统常见的守护进程:
init: 它的pid为1, 是系统守护进程, 负责启动系统服务, 这些服务通常自己也拥有守护进程.
keventd: 为在内核中运行计划执行的函数提供进程上下文.
kapmd: 对计算机系统中具有的高级电源管理提供支持.
kswapd: 页面调出守护进程(Pageout Daemon), 它通过将脏页面(Dirty Page)以低速写到磁盘上, 使这些页面在需要时仍然可以回收使用, 这种方式支持虚存子系统.
bdflush: 当可用内存达到上限时, 将脏缓冲区从缓冲池中冲洗到磁盘上.
kupdated: 将脏页面写到到磁盘上.
portmap: 提供将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远程过程调用)程序号映射到网络端口号的服务.
syslogd: 提供把系统消息记入日志的接口, 供需要的程序使用. 可以打印到termino也可以写到文件.
inetd: 侦听系统网络接口, 以便取得来自网络的各种网络服务请求.
crond: 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执行指定的命令. 使定期地执行相关程序得意实现.
cupsd: 打印假脱机进程, 它处理对系统提出的所有打印请求.
nfsd, lockd, rpciod: 提供对网络文件系统的支持(Network File System).
2. 编程规则:
1)要调用umask将文件模式创建屏蔽字设置为0.
2)调用fork, 然后使父进程退出. 这样做为了实现下面几点:
3)如果该守护进程是作为一条简单shell命令启动的, 那么父进程终止使得shell认为这条命令已经执行完毕. 3)
4)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进程组ID, 但具有一个新的进程ID, 这就保证了子进程不是一个进程组的组长进程. 这对于第三步的setsid调用是不要的前提.
5)调用setsid以创建一个新会话, 使得调用进程:
成为新会话的首进程.
成为一个新进程组的组长进程.
没有控制终端.
6)将当前工作目录更改为根目录,这是为了防止当前工作目录在mount的文件系统中,而UNIX可以确保共同都有的目录是根目录
7)关闭不再需要的文件描述符.
某些守护进程打开/dev/null,并dup其为filedes 0 1 2, 使标准输入、标准输出、错误输出都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例子:
#include <unistd.h>#include <stdlib.h>#include <fcntl.h>#include <syslog.h>#include <string.h>#include <errno.h>#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stat.h>#define LOCKFILE "/var/run/daemon.pid"#define LOCKMODE (S_IRUSR | S_IWUSR | S_IRGRP | S_IROTH)extern int lockfile(int);int already_running(void){int fd;char buf[16];fd = open(LOCKFILE,O_RDWR | O_CREAT, LOCKMODE);if(fd < 0){syslog(LOG_ERR,"can't open %s: %s", LOCKFILE, strerror(errno));exit(1);}if(lockfile(fd) < )){if(errno == EACCES || errno == EAGAIN ){close(fd);return 1;:}syslog(LOG_ERR,"can't lock %s : %s",LOCKFILE,strerror(errno));exit(1);}ftruncate(fd,0);sprintf(buf,"%ld",(long)getpid());write(fd,buf,strlen(buf)+1);retur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