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BitCoin
写这篇博文的动机是我认识到上篇博文提出的“BitCoin没有价值“的质疑很站不住脚,因为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我自己推翻了。所以想看看能不能在被别人耻笑之前自己打补丁。
再审回BitCoin的价值。BitCoin是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一串无意义空头货币?从BitCoin的产生机制来说,每一BTC的产生处和指向都是现实世界的计算资源和能源——也就是说每一BTC自打诞生就指向现实世界的资源和价值。好吧,算我收回了之前的言论,但现在的议题是,它能被重复指向其它资源和价值吗?
为了给BitCoin一个更易懂的视觉形象,我们要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BitCoin不从一开始就设定成总值2100万。因为那样就真成空头货币了。挖矿过程,或者说产生BitCoin的过程,实际上是把现实世界的价值注入进BitCoin总值里的过程。
明白BitCoin原理的都知道了,BitCoin不会随着计算力的指数爆炸而贬值。进一步能被质疑的是,挖矿机一直在那里分解大数,低不低碳太俗气了不说,这不是机器空转吗?这不是对资源利用率的极大亵渎吗?非也。设置壁垒和通过壁垒是广义银行金库得以存在的最低要求。也就是网上常见的对BitCoin的辩护“我们现在的世界为了金融秩序的有效运转花费的资源比这大多了”。诚哉斯言,计算力壁垒已是尽可能低的壁垒了。
好了我们可以说到核心问题了:当现实世界资源被注入到BitCoin空间之后,原来的价值是被消耗没了还是只是被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而价值本身仍存在?我认为是后者。原因是正如前面所说,在设置壁垒再通过壁垒的广义银行过程中,计算力被转化成了流通手段和价值信用广播媒介——而这些正是BitCoin银行得以存在的基石。
好了,你以后可以跟别人说,挖矿不是浪费能源,而只是把一种资源转化成了另一种。在BitCoin的价值观里对货币的定义简练到“流通代价即货币价值”。而把货币价值削薄到如此境地的正是信息技术。
那什么对BitCoin是最大障碍?是官僚吗?可是广电总局也管不了BT和电驴呀。是世界级的GFW吗?是对普通人贡献P2P客户端节点的行政干预和立法禁止吗?也许吧。可是BitCoin真正不能无视的是站在未来里等着它的量子计算机。你可能要说到时候受冲击的是整个信息世界包括现有银行体系。可人家只需要下线几天再换成量子密码后重新上线,他们又不差钱。而BitCoin面临的就是整个信用体系的崩溃了。虽然前一阵D-Wave推出商用128位量子计算机的新闻被认可为假消息,但在未来量子计算机几乎是必将到来的呀。在量子计算机到来之前BitCoin有办法不被BitMoney什么的挤压空间甚至替代,可量子计算机是真正的死亡之墙。
而QuantumBitCoin会有未来吗?天知道。
p.s.题外话,用CPU挖矿不经济,不实惠,不低碳,不符合市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