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2拦截器实现原理
1. 什么是拦截器
?
拦截器,在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中用于在某个方法或字段被访问之前,进行拦截然后在之前或之后加入某些操作。拦截是AOP的一种实现策略。
在Webwork的中文文档的解释为——拦截器是动态拦截Action调用的对象。它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使开发者可以定义在一个action执行的前后执行的代码,也可以在一个action执行前阻止其执行。同时也是提供了一种可以提取action中可重用的部分的方式。
谈到拦截器,还有一个词大家应该知道——拦截器链(Interceptor Chain,在Struts 2中称为拦截器栈Interceptor Stack)。拦截器链就是将拦截器按一定的顺序联结成一条链。在访问被拦截的方法或字段时,拦截器链中的拦截器就会按其之前定义的顺序被调用。
?
2.拦截器实现原理
?
?
大部分时候,拦截器方法都是通过代理的方式来调用的。Struts 2的拦截器实现相对简单。当请求到达Struts 2的ServletDispatcher时,Struts 2会查找配置文件,并根据其配置实例化相对的拦截器对象,然后串成一个列表(list),最后一个一个地调用列表中的拦截器。
?
3.拦截器的配置
?
Struts 2已经为您提供丰富多样的,功能齐全的拦截器实现。可以到struts2的struts2-core-2.1.8.jar包内的struts-default.xml查看关于默认的拦截器与拦截器链的配置,如下:
?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为Action指定了一个拦截器,则系统默认的拦截器栈将会失去作用。为了继续使用默认拦截器,所以上面配置文件中手动引入了默认拦截器。
?
5.自定义拦截器
?
?
?
?
?
?
5.2.使用自定义拦截器
?
两个步骤:
l?通过<interceptor …>元素来定义拦截器。
l?通过<interceptor-ref …>元素来使用拦截器。
?
?
作为“框架(framework)”,可扩展性是不可或缺的。虽然,Struts 2为我们提供如此丰富的拦截器实现,但是这并不意味我们失去创建自定义拦截器的能力,恰恰相反,在Struts 2自定义拦截器是相当容易的一件事。
?
5.1) 实现拦截器类
所有的Struts 2的拦截器都直接或间接实现接口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Interceptor。该接口提供了三个方法:
1)????? void init(); 在该拦截器被初始化之后,在该拦截器执行拦截之前,系统回调该方法。对于每个拦截器而言,此方法只执行一次。
2)????? void destroy();该方法跟init()方法对应。在拦截器实例被销毁之前,系统将回调该方法。
3)?????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该方法是用户需要实现的拦截动作。该方法会返回一个字符串作为逻辑视图。
除此之外,继承类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AbstractInterceptor是更简单的一种实现拦截器类的方式,因为此类提供了init()和destroy()方法的空实现,这样我们只需要实现intercept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