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频道 > 其他教程 > 其他相关 >

高等学校,学,或不学

2012-08-29 
大学,学,或不学?在和不良学风作斗争的过程中,经常有人告诉我:现在的大学生,不学习。言外之意,别斗争了,认了

大学,学,或不学?
在和不良学风作斗争的过程中,经常有人告诉我:现在的大学生,不学习。言外之意,别斗争了,认了吧。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学,一切都好,至少有希望;不学,真的一切白搭。
  我却常愿意和这个论调过过招。我和上大学的妻侄女谈学习时,经商的小舅子插一句:“上了大学还学习?”我反问:“你的公司里招大学生,要不学习的吗?”商场上精得像泥鳅的小舅子摸着头笑了。
  连教育圈中的人士也在这样讲。有多少中学老师在哄学生说:“上了大学好好玩。”,而不是告诉学生:“大学的学习将是新的境界。”或许这个新境界他们也从来没有过体会。直接的结果是,大一的新生手足无措,有的需要很费力才能适应,有些到毕业也没有适应过来,接着以过来人的身份讲大学不学,甚至传扬,不是不想学,是不能学。近日一位老师在为她的侄子报志愿和我咨询时告诉我,只要找一个让他过上四年的地方就行,毕业后家里人有办法安排。她很激昂地讲了质问侄子:“就你这分,还说什么?”分数让侄子倍受挫折,失败的大学也在等着他。“有办法”的人家或许有资格这样安排。穷人家的孩子呢?用知识改变命运,还有指望吗?
  这是听到、看到的事情,权称为现状吧。理性告诉我们,大学是要学的,应该是要学的,至少是希望要学的。学包括学习专业知识,也包括在大学里的一切成长。在大学的学习是广义的,逃课去了图书馆的也算学,坚持去上课,但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耗流量、睡觉的不算学。
  但在大学中,不学是存在的,甚至很严重。实际上,“大学生不学”的声音很大,原因还有:(1)人们,包括大学生,对大学生要学习期望甚大,从而失望也多,很看重这件事,所以也就放大了这件事;(2)“不学”比“学”更具有新闻价值,谈起来更是个话题;(3)“不学论”可以成为拒绝改变现状的一个借口,以此为基础,学生、老师都能轻松了。
  我在前文中,在“现状”前用了个“权称”。对于学生,如果置身于“学”的行列,会发现学的大流;如果身在“不学”的阵营,只能不学了。对于大学外的人士,“不学论”更容易让人认可。而作为大学老师,如果还想为学生成长做些事,会发现“学”的同学们辛苦的快乐,也会发现“不学”的同学的不甘、无奈和抗争,会发现他们的屈服和妥协。
  于是,要知道,学,理想地,在兴趣中学,在快乐中学。当现实中没有兴趣和快乐时,要知道兴趣和快乐仅是没来,而不是没有。需要坚持,需要主动去找。大学,是要学的,并且应该是学生生涯中的一个高潮。大学,当然是要学的,学习,就这一个理由。
  可是,不学的理由比学的理由多。在我做学习指导的咨询中,常被提起的包括:应试教育的余毒仍在害人、培养方案不合理、学的都是没用的、对所学不感兴趣、学无出路学了也白搭、教兽误人……此文不去分析这一条条不学的借口,其中无一例外:没有自己,全是所谓外部制约。
  我庆幸自己加入了与学生并肩向不良学风坚决斗争的行列,去共同扫除制约师生成长的障碍。只有投身去做了,才能发现其中的空间,才能扎实地做应该做的工作。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是永恒的主题。大学的学习,天经地义,是主流,我们都是主流人。


7楼liujiahan6296291小时前
嗯,顶!真正能把握好大学的人,才是胜利者!
6楼Wentasy6小时前
教育圈中的人士、父母、还有轻信别人的自己让一代代大学生堕落、
5楼leihengxin10小时前
顶一下。
4楼FJim30512小时前
我是一个想学的,但找不到一条道上的同伴啊!
Re: sxhelijian12小时前
回复FJim305 这种声音很典型,似乎也值得同情。但对于一位想改变现状的学生而言,有同伴要学,没有同伴也要学。有同伴仅是一个好的条件,并非不可或缺。类似的说法还可以列出很多,缺这个,少那个,总之不能学。不要指望现实中满足你一切的要求,不要哪壶不开你就指望哪壶,要有接受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勇气。如果1000人中都不学,你学起来,成为另一个想学的人的同伴,你是胜利者,他也是胜利者,大家都胜利的希望就在。况且说了,找不到,还是没有?找了吗?怎么找的?关键你是如何站队的!在一个好的氛围中,不学的人很孤独;同样,在一个不好的氛围中,想学的,真正投入学习的同学,也要学会享受形式上的孤独,以及由此而生的快乐和激情。
Re: liujiahan62962912小时前
回复sxhelijiann嗯,说是这样说的,可是真正实施起来,短时间还行,3年,4年的坚持,真的不容易!
Re: sxhelijian12小时前
回复liujiahan629629 先动起来,应该是需要坚持一下,待形成习惯,不这样做倒是不舒服了。如果这样做了3、4年,还会是现在的认识吗?很多人拒绝改变,一是贪恋已经习惯了的自杀式生活,二就是被你言外的“那样做很痛苦”的潜意识吓得不敢动了。行动起来,持续行动,不要想太多。
Re: liujiahan62962912小时前
回复sxhelijiann嗯,受教了!
3楼lfmilaoshi20小时前
顶。。。。。米老师
2楼a474711079昨天 19:25
非常赞同LZ观点 “大学的学习将是新的境界” n只有真正的努力过,并且真正运用到一定领域才能明白,n说白了,现在的老师大部分都是瘟猪子,不具备项目经验或者一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学习根本不够扎实,大学才是真正人生最强的阶段。
Re: sxhelijian昨天 23:27
回复a474711079 瘟猪子之一表示,学生的个人努力第一,老师的引导辅之。
1楼gwblue昨天 18:23
写的挺好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