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新面对“顾客是上帝”和“市场调查”之类
?
我猜想乔布斯也是不相信”市场调查"的,他很可能相信自己是"上帝"。因为当iPHONE4S首卖时,第一批顾客买回家拆包后才能确切知道它有什么功能。即使在业内,大家也都还是在猜测iPHONE5上都集成了什么新功能,这样的产品在中国如何做"市场调查"呢?
?
都说乔布斯有7次失败,但仔细研究那7个产品,在当年确实还都是创新。看来创新的风险就包括失败,也许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办法“市场调查"。但我认为前面的7个创新都是他的宝贵财富和基础,不但在科学技术知识积累层面,而且几十年也培养和教育了一代苹果”顾客“群。他们确信苹果=创新,不惜排队去买一个未知功能的新产品,这时还真难说谁是上帝?
?
无庸质疑,创新也享受许多特权,譬如在知识产权上占据制高点;下游厂商为了赶上商机,都会优先为创新产品配套应用软件,驱动程序和配件等等。但是如果你没有九条命的话,只要失败一两次就得死定了,最好谨慎创新。乔布斯死了7次最后还是难逃癌症,他死前说:在死亡面前,以前的失败都不足为道(大意)。
?
无论如何做下游产品是少担风险的好主意,台湾在电子行业几十年只作老二也商绩卓著,积累了大量财富。其实即使是乔布斯式的创新,也只是把已有的技术集成到一个新产品中来。大量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还有待于更高层次的创新。往往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才能完成,当然同样也有风险和特权的问题。